馬拉色菌毛囊炎中醫療法 毛囊炎中醫怎么辨證治療
隨著環境的惡化,人們生活工作壓力的增大,越來越多的人與各種疾病開始了頻繁的“交往”,毛囊炎就是其中一種常見的皮膚病。從中醫的角度根據其發病部位及癥狀表現分為好幾種類型。今天就毛囊炎的臨床特點及中醫療法介紹如下。
一、毛囊炎臨床特點
1、好發于有毛發及易摩擦的部位,如頭、項、頸、臂及背部等處。
2、初發時毛囊口處可見粟粒大小紅色丘疹,中心貫穿毛發,周圍有炎性浸潤,丘疹很快變成膿皰,膿皰破裂或拔去所屬毛發,可見少量膿液或血排出,毛囊炎的數目可多可少,互不融合。自覺瘙癢或灼痛。
3、病程遷延,易反復發作,發于頸部者常有“腦后亂”之說。嚴重者可致疤痕禿發,稱禿發性毛囊炎。該病發于胡須者稱之為須瘡。
4、有時需與尋常性痤瘡鑒別,后者多見于青春期,常分布于顏面、上胸及背部,多伴有黑豆粉刺樣損害。
二、毛囊炎的中醫療法
1、以解毒清熱,活血軟堅之中藥為主。常以仙方活命飲、五味消毒飲加減,常用藥物有:銀花20g 連翹15g 川連10g 皂刺10g 白芷10g 花粉10g 地丁15g 野菊10g炮山甲10g 當歸10g 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劑,分兩次溫服。
2、內服中成藥六神丸、梅花點舌丹、六應丸等清熱解毒之件。
3、局部可以如意金黃散、三黃膏、九華膏外涂患處(上藥均有成藥出售)。
4、對反復發作者可注射轉移因子、自家菌苗或多價菌苗,也可用自血療法以增強機體免疫能力。
以上內容是關于毛囊炎臨床特點及中醫療法等常識的相關介紹。在此提醒各位朋友,毛囊炎對皮膚的危害極大,平時一定要注意做好預防措施,如保持皮膚干凈清爽,飲食上少吃辛辣食物,出現瘙癢不要抓撓等。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