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寒經血少發黑有粘液怎么辦 女人經血暗紅宮寒怎么調理
宮寒經血顏色深怎么辦?女生非常容易宮寒,這是女生的身體結構決定的,宮寒會帶來很多月經方面的問題,今天跟隨小編看看中醫教你巧用飲食調理宮寒血瘀。
月經常失調 易影響生育
女性月經是指有規律的,周期性的子宮出血,伴隨著這種出血,卵巢內應有卵泡成熟、卵子排出和黃體形成,子宮內膜從增生到剝落的變化。
這些變化是受大腦皮層,下丘腦、腦垂體和卵巢分泌的女性激素所調控的。女性行經期間,經血如果過量,會因血液大量流失導致氣血虧損,并極有可能導致不孕。因此,女性出現月經不正常時,一定要到醫院檢查確診,以對癥治療。
事實上,女性的月經正常與否不僅關系著自身健康狀況,還與生育密切相關。而經血黑又瘀,也屬于月經不調癥狀之一,期間不宜吃生冷、酸辣等刺激性食物,氣血虛者平時必須增加營養,如牛奶、雞蛋、豆漿、豬肝等,且要保持精神愉快。
月經品質 攸關代謝老化
林巧梅中醫師表示,女性的「月經品質」關系著新陳代謝及老化問題,民眾很容易忽略這個每個月都來報到的「好朋友」,正常月經周期為21-35天,每次經期持續3-7天,經色鮮紅沒有大血塊為正常,如有異狀應請醫師評估。從傳統中醫觀點,經血黑又瘀在臨床上大致可分為以下3種:
經血黑又瘀 表現有3種
1.腎虛血瘀:月經周期不規律,經血量少,顏色偏淡或黯紅,并且較稀薄,有時會伴有腰膝酸軟、腳跟痛,還會出現頭暈耳鳴等。主要調理方法是以補腎為主。
2.寒凝血瘀:喜歡吃冰冷,月經周期延后,經血顏色偏黑,怕冷,夜尿清長,小腹冷痛等。主要需溫經散瘀。
3.氣滯血瘀有火:經期提前,經血量有時多有時少,并且經血顏色偏紫紅色,有血塊、經血流通不暢,或是常有小腹疼痛、乳房脹痛、舌質紫黯伴有瘀點、解便不暢、長痘痘、脈弦或澀、苔薄白或薄黃。調理方法為理氣活血涼血。
三紅補血粥
1.食材:紅棗12枚,枸杞子30克,紅糯米50克,紅糖30克。
2.做法:洗凈紅棗、枸杞子、紅糯米。置于鐵鍋中加清水,先用旺火煮沸,改用文火煨粥,粥成時加入紅糖,調勻。
3.服法:每日1劑,早、晚分食。
4.功效:有養肝益血、補腎的功效。
補血養生 酒釀煮蛋受青睞
中醫師林巧梅提醒,月經失調跟人體內分泌息息相關,而要做好預防月經失調的工作,就要在飲食調理上著手;
虛寒體質的除忌食冰品涼性食物外,平日可多喝些桂圓紅棗茶、黑糖姜水、黃耆枸杞茶等熱茶養生。另應適當補充具有補血功效的食物,如桂圓肉、菠菜、牛肉等;生理期剛來前兩天可以喝點生化湯,幫助廢血排出;后幾天可以吃些紅豆湯、桂圓湯等,以及酒釀煮蛋也是很好的選擇。
也可以熱敷小腹,或是按摩穴道方式,也是不錯的保健方法,虛寒體質穴道可選擇:太溪穴補腎,三陰交穴調理肝脾腎,養血補血。
熱性體質的,可以喝些玫瑰花陳皮茶,生地麥冬茶,飲食上避免烤炸辣等重口味食物,且應避免熬夜上火。穴道可選擇:太沖穴疏肝理氣,三陰交穴調理肝脾腎,養血補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