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胃不和胃陰虛吃什么中成藥 肝胃不和吃什么中成藥調理
肝胃不和又稱肝氣犯胃。肝胃不和指肝失疏泄,胃失和降的病證。多由情志不遂,氣郁化火,或寒邪內犯肝胃所致。有寒證、熱證之分。肝郁化火,橫逆犯胃,以脘脅脹痛,吞酸嘈雜,舌紅苔黃為主癥,屬熱;寒邪內犯肝胃,以巔頂痛,吐涎沫,舌淡苔白滑為主癥。治宜調和肝胃。參見肝氣犯脾:肝氣犯脾是指五行學說中也稱“肝木乘脾土”。由于肝氣橫逆,疏泄太過,影響脾胃,以致消化機能紊亂。臨床主要表現為頭目眩暈、脾氣急躁、胸悶脅痛、脘腹脹痛、厭食、大便泄瀉、脈弦等。若主要表現為噯氣、吞酸、嘔吐等犯胃癥狀者,則稱肝氣犯胃。治宜健脾疏肝或調和肝胃。
治療肝胃不和的中成藥如下:
復方胃寧片
含量測定:總氨量取本呂20片,除去糖衣,精密稱定,研細,精密稱取5片量,按氨測定法測定本品每片含氮(N)量為4.6~6.3mg。功能與主治:理氣止痛,制酸。用于肝胃不和,胃脘疼痛,吞酸噯氣。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4~5片,一日3次;兒童用量酌減或遵醫囑。貯藏:密封。復方胃寧片說明書:藥品類型:中藥藥品名稱:復方胃寧片藥品漢語拼音:藥品英文名稱:成份:性狀:作用類...
烏貝散
數方程分別計算貝母素甲、貝母素乙的含量,即得。本品每1g含浙貝母以貝母素甲(C27H45NO3)和貝母素乙(C27H43NO3)的總量計,不得少于0.10mg。功能與主治:制酸止痛,收斂止血。用于肝胃不和所致的胃脘疼痛、泛吐酸水、嘈雜似饑;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見上述證候者。用法與用量:飯前口服,一次3g,一日3次;十二指腸潰瘍者可加倍服用。規格:每瓶裝45g貯藏:密閉,防潮。版本:《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快胃片
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本品每片含甘草以甘草苷(C21H22O9)計,規格(1)、規格(3)不得少于0.03mg,規格(2)不得少于0.06mg。功能與主治:制酸和胃,收斂止痛。用于肝胃不和所致的胃脘疼痛、嘔吐反酸、納食減少;淺表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竇炎見上述證候者。用法與用量:口服。規格(1)、規格(3)一次6片,十一到十五歲一次4片,規格(2)-次3片,十一到十五歲一次2...
胃舒寧顆粒
。測定法: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本品每袋含甘草以甘草酸(C42H62O16)計,不得少于20mg。功能與主治:補氣健脾,制酸止痛。用于脾胃氣虛、肝胃不和所致的胃脘疼痛、喜溫喜按、泛吐酸水;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見上述證候者。用法與用量:開水沖服。一次1袋,一日3次。規格:每袋裝(1)5g(2)3g(含乳糖)貯藏:密封。版本:《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
寬胸舒氣化滯丸
(炒)120g制法:以上五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加煉蜜130~140g制成大蜜丸,即得。性狀:本品為淺黃色的大蜜丸;氣香,味甜、微苦辛。檢查: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8頁)。功能與主治:舒氣寬中,消積化滯。用于肝胃不和,氣郁結滯引起,兩脅脹滿,呃逆積滯,胃脘刺痛,積聚痞塊,大便秘結。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1~2丸,一日2次。注意:孕婦忌服。規格:每丸重6g貯藏:密封?...
濟坤丸
加煉蜜130~150g,制成大蜜丸,即得。性狀:本品為黑褐色的大蜜丸;味甜、微苦、辛。檢查: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功能與主治:調經養血,和胃安神。用于月經不調,痛經,經前不寐,肝胃不和,乳房生結節。用法與用量:口服,每次1丸,一日2次。規格:每丸重121g貯藏:密封。《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方名:濟坤丸組成:紫丹參1兩,益智仁1兩,木通1兩,當歸3兩,桔梗1兩,生地2兩,龍膽草...
沉香舒氣丸
形或多角形。內胚乳碎片無色,壁較厚,有較多大的類圓形紋孔。纖維束用周圍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檢查: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功能與主治:舒氣化郁,和胃止痛。用于肝郁氣滯、肝胃不和引起的胃脘脹痛兩脅脹疼痛或刺痛,煩躁易怒嘔吐吞酸,呃逆噯氣,倒飽嘈雜,不思飲食。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2丸,一日2~3次。注意:孕婦忌服。規格:每丸重3g貯藏:密閉,防潮。沉香舒氣丸說明書:藥品類...
和胃平肝丸
晾干,噴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熱風吹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監紫色斑點。檢查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功能與主治舒氣平肝,和胃止痛。用于肝胃不和,氣郁結滯引起的兩脅脹滿倒飽嘈雜,氣逆作嘔,胃脘刺痛,飲食無味。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2丸,一日1~2次。規格每丸重6g貯藏密封。
以上就是“肝氣犯胃吃什么中成藥”的相關問題內容,如果你希望自己可以通過中成藥來幫助自己解決問題,那么,建議在平時生活當中選一種合適的來幫助自己,另外,如果本身對自身的病癥情況不了解,建議咨詢醫生后選擇合適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