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的形成因素有哪些 肛裂發生的相關因素
在當代醫學上,肛裂被認為是一種比較嚴重的外科疾病,當人患了肛裂之后,需要及時進行手術治療,否則,肛裂患處會變的越來越嚴重,甚至還會引起脫肛,對大腸造成嚴重的威脅。那么肛裂的發病與哪些因素有關系。
肛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肛門皮膚及血管機械刺激和炎癥改變引起的。
①解剖:肛門外括約肌由尾骨向前到肛管后方,分為二部分,沿肛管兩側向前圍繞肛管,到肛管前方此二部連合,在肛管前方和后方留有間隙,肛提肌的大部分附著肛管兩側,前部和后部較少,肛管后部和前部不如兩側堅固,容易損傷,肛管向下向后成肛管直腸角,肛管后部受糞便壓力較大。肛管后正中線血供給缺乏,彈性較小,均是造成肛裂的原因。
②損傷:糞便干結可使肛門皮膚撕裂,腹瀉時排糞頻繁使肛管敏感緊縮,正常稠度糞便也可致損傷,肛管慢性炎癥,纖維組織增生,形成肛門梳硬結,妨礙括約肌松弛,使肛管容易受損傷破裂。直腸異物、擴肛方法不當、肛門手術、分娩、先天性肛門狹窄、直腸結腸炎、結核等也可導致肛裂。
③感染:急性和慢性肛竇炎、肛乳頭炎、內痔和息肉等是引起感染的主要原因。感染的致病菌經腺口進入肛腺,在肛管皮下組織內生成膿腫,破潰后形成潰瘍。小型淺部血栓因感染發生血栓靜脈炎,也可致肛裂發生。
④慢性肛裂的病因:尚不明確。一般認為其與以下幾方面有關。其一,肛裂多在肛管后管括約肌下緣成梭形,只有少量邊緣與內括約肌下部重疊,肛管上皮反復遭受排糞損傷,使肛裂不愈。其二,因疼痛而引起的反射性肌肉疼痛痙攣,使供血局部不足,肛裂延遲愈合,成為慢性肛裂。其三,肛管深處有胚胎殘余的上皮組織,肛管皮膚破裂,使粘膜下層內的上皮細胞暴露于裂口的底部,由于裂口上有上皮碎片的異物刺激,反復感染,易形成慢性肛裂。
通過介紹,希望大家能夠明白引起肛裂發病的因素,為了防止肛裂發病,大家一定要注意預防,尤其是經常感覺大便不暢或者大便疼痛的朋友,一定要及時到醫院接受檢查,千萬不要坐視不管,否則,肛裂一旦形成,將會給健康帶來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