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耳鳴中醫怎么治 分泌性中耳炎中醫病名
生活中分泌性中耳炎極為多發,病發起因與變態反應、氣壓損傷有直接關系,容易引發耳痛、耳悶、耳鳴等不適的表現,嚴重者還會引發不同程度的聽力下降。大家要將分泌性中耳炎引起高度的重視,耳部發病后可采用中醫方法治療,那么常用的中醫措施有哪些呢?
1、中藥治療
針對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病情,可在中醫科醫生的指導下選用清熱解毒口服液來治療,用藥后可起到清熱解毒的療效,可減輕患者耳鳴、耳部疼痛等不適的表現。本品由石膏、金銀花、玄參、地黃等中藥成分組成,需遵醫囑服用本品,少數患者容易產生眩暈等不良反應。
2、中醫方劑治療
加減普濟消毒飲具有行血疏氣、清泄熱毒的療效,是一種效果明顯的中醫方劑,可穩定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病情,繼而減輕耳鳴以及聽力下降等不適的表現。該方劑由連翹、板藍根、炒天蟲、銀花、桃仁等成分組成,以上藥物需加水后進行煎服,但要注意用藥劑量的合理安排。
對于病情較為嚴重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極容易影響到患者的生活,如采用中醫方法治療無效時,則要給予手術方法治療,根據患者聽力受損的情況選用鼓膜切開術、咽鼓管球囊擴張術等方法治療。手術過后不宜疲勞過度,還應當加強患兒的護理工作,這樣才能促進耳部健康的恢復。
以上介紹了兩種治療分泌性中耳炎的中醫措施,由于該病累及到患者的聽力,還會引發不同程度的耳鳴癥狀出現,因此發病后需展開對癥治療,可咨詢醫生選擇治療藥物。患者在發病期間不宜去聲音嘈雜的場所,還要注意安排好個人飲食,切記不宜攝入油膩性嚴重的食物。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