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吃靶向藥有治愈的嗎 肺癌早期靶向藥物治療能治愈嗎
肺癌已成為我國首位惡性腫瘤死亡原因,預計到2025年,我國肺癌病人將達到100萬,成為世界第一肺癌大國。近些年,靶向藥物在肺癌治療上的風頭一時無兩,有患者甚至以為只要吃靶向藥物就不需要開刀和放化療。專家指出,手術仍是治愈早期肺癌患者的唯一手段。靶向藥物只適合肺癌晚期患者,而且目前來說,耐藥問題尚無法解決,患者不應盲目迷信靶向藥物。所以,肺癌患者只吃靶向藥物是不能完全治愈的。
肺癌是發病率最高的十大惡性腫瘤之一,是癌癥患者的“頭號殺手”,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大部分肺癌患者發現時已經是中晚期,腫瘤轉移擴散,不適合手術。在靶向藥物研發之前,晚期肺癌病人,五年生存率不到1%。雖然肺癌的發病機制目前還不清晰,但科學家發現,患者腫瘤內攜帶有多種肺癌驅動基因,部分患者用藥物阻斷這些基因后,病人的生存周期平均可以延長12個月-18個月。目前科學家發現的肺癌驅動基因多達幾十個,具體到患者個人,有人可能只有一兩個驅動基因,有人攜帶有十幾個驅動基因,這也造成靶向藥物治療效果的差異性。有20%-30%的病人,吃了靶向藥物一點用都沒有。
一些早期肺癌患者因為害怕手術,盲目服用靶向藥物治療,經濟上損失不說,也可能帶來耐藥的問題。靶向藥物也并非萬能,需要有靶點才能發揮作用。有靶點的病人,吃靶向藥物,相對化療來講,有效率比較高,但目前還不能治愈,最終會產生耐藥。就好像一個肺癌病人,基因檢測發現是EGFR驅動基因突變,找到了靶點,可以服用針對的靶向藥易瑞沙或者特羅凱;但一般服用一年多后即會出現耐藥。
肺癌主要分為非小細胞癌和小細胞癌兩大類型,其中,非小細胞癌占了80%左右,又分為腺癌、鱗癌等多個類型。患者需要做病理分析,才能確認患的是否肺癌,是哪一種肺癌,對于腺癌還需要進一步做基因分析,看看有沒有EGFR等基因突變,這樣醫生才能對癥施藥,確定治療方案。所有這些分析都需要活檢取的標本。一些患者認為,活檢會導致腫瘤的擴散,因此不愿進行這項檢查。
專家說,從臨床上來講,穿刺取樣確實有千分之一發生種植轉移的可能性。但對要吃靶向藥物的病人來說,百分百都是中晚期病人,已經無法手術,也就是說腫瘤已經擴散了,不會因活檢導致或加重這種擴散。而對于早期患者,如果影像檢查發現肺內一個小結節,高度懷疑是惡性腫瘤,醫生通常也不會讓病人去做穿刺,因為這種穿刺確實有一點風險,穿刺結果是癌癥,也需要手術。所以對于要做手術的早期病人來說,通常直接手術,手術中做快速冰凍檢查確診,診斷和治療一次過。所以,說活檢導致腫瘤擴散的說法不成立。
溫馨提示:腫瘤是多因素引起的多基因參與的復雜疾病,是身體內外環境失衡導致正常細胞突變的機體內亂,單純的使用一種靶向產品并不能改變根本問題。被稱為人類第四種治療癌癥的方法----聯合免疫療法,能有效改造人體內部環境,恢復人體內部系統機能平衡,實現免疫系統內部調節,加強人體全身抗病能力,迅速控制腫瘤發展,改善人體不良狀態,有效延長生存期,提高生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