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作性睡病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病呢 發作性睡病和反射性睡病
發作性睡病的具體原因不明,一般認為是多種環境因素與遺傳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這種疾病通常在5歲以后發病,多發生于15~30歲之間。一旦患上該病,患者就會有猝倒發作、睡眠癱瘓、日間過度睡眠等多種異常癥狀出現。發現相關癥狀時,患者應及時進行相關的檢查。那么該病應該如何來檢查呢?
1、夜間多導睡眠圖
夜間多導睡眠圖是一種無創傷性的檢查方法,該種方法不僅可以同步記錄腦電圖、肌電圖、鼻壓力、口鼻熱敏傳感器所監測的呼吸氣流、胸腹運動、鼾聲以及指端脈氧飽和度等情況,而且還能同步視頻監測多參數生理信號。通過相關的記錄跟監測數據,可以判讀患者睡眠以及其結構睡眠呼吸狀態以及心電圖變化。另外 ,這種檢查是睡眠監測實驗室必備的檢測設備,也是確定睡眠以及其結構睡眠呼吸障礙的金標準。
2、清醒維持實驗
清醒維持實驗用于評估患者在白天極少感覺刺激環境中保持覺醒的能力,不過該項檢查不是診斷該病的必須檢查。當該病嚴重影響日漸生活,對自己或是其他人構成潛在的威脅時,就可進行該項試驗。
3、腦脊液檢查
腦脊液中的Hcrt-1含量是該病的確診指標。當Hcrt-1含量小于110pg/ml或是小于正常參考值的1/3時,就可被診斷為發作性睡病1型。
另外,患者可通過全導腦電圖、影像學等方法來進行檢查。其中全導腦電圖適用于排除可能存在的神經系統疾病,如癲癇。而影像學檢查,如頭顱CT、MRI等,可用于排除顱內可能會發生的器質性病變。
總而言之,發作性睡病可以通過腦脊液、全導腦電圖、清醒維持試驗、夜間多導睡眠圖等多種方法來檢查。根據這些檢查,查明具體情況之后,患者應及時進行治療。一般該病以藥物、認知行為、心理等治療為主,所有治療的目標應該集中在改善白天嗜睡、猝倒發作、睡眠癱瘓、夜間睡眠以及心理社會困難等方面。在選擇藥物的時候。臨床醫生跟患者都必須考慮藥物,可能攜帶的副作用。因該病是一種終身性疾病,患者不得不接受長期的藥物治療,所以藥物選擇必須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