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查肝功能是為什么 發燒需要查肝功能嗎
肝功能檢查是診斷肝膽系統疾病的一種輔助手段,如果要對疾病作出正確診斷,還必須結合患者病史、體格檢查及影象學檢查等,進行全面綜合分析。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肝功能檢查的項目有很多,但是并不是每一個檢查項目都需要做,通常醫生會結合患者病史和癥狀選擇一組或其中幾項檢查。
由于肝臟功能多樣,所以肝功能檢查方法很多。與肝功能有關蛋白質檢查有血清總蛋白、白蛋白與球蛋白之比、血清濁度和絮狀試驗及甲胎蛋白檢查等;與肝病有關的血清酶類有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堿性磷酸酶及乳酸脫氫酶等;與生物轉化及排泄有關的試驗有磺溴酞鈉滯留試驗等;與膽色素代謝有關的試驗,如膽紅素定量及尿三膽試驗等。通過化驗血液來對這些檢查項目做出準確的檢測。
1、肝功能檢查前不能進食,不能喝水,必須保持空腹,空腹時間一般為8~12個小時。
2、肝功能檢查前一晚不可飲酒,不能吃辛辣食物,不能吃油膩食物,必須以清淡為主。
3、肝功能檢查前一晚不可熬夜,不能服藥,否則可能導致轉氨酶升高,肝功能檢查異常。
肝功能是常規檢查項目,所有的肝功能檢查都是要求采取空腹抽血的,這是因為正常人血液內含有一定量大分子的β和γ球蛋白,可與某些化學試劑結合而沉淀,而小分子的白蛋白和α1- 球蛋白,便可預防沉淀的產生。當在正常人血清中加入規定的化學試劑后,因為白蛋白的抑制作用,不發生沉淀或輕微沉淀,乙型肝炎患者因為血清中白蛋白減少,β和γ球蛋白增多,其血清中加入化學試劑以后,發生明顯的沉淀。
也就是說在肝功能檢查之前進食后,血清中的成分一定會發生改變,化驗檢查過程中在所抽取的血液中加入化學試劑后,即使正常人的血清也會發生程度不同的沉淀,特別是在進食高蛋白或者高脂肪的食物后,更容易發生明顯的沉淀,這時候檢查的結果很容易讓醫生把正常人誤診為肝炎患者。
所以,發燒能查肝功能是不會影響結果的,但是必須要空腹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