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急性腎小球腎炎臨床表現 急性腎小球腎炎最常見后遺癥
兒童和男性容易患上急性腎小球腎炎,此病的主要特點是起病急促,會引起蛋白尿、水腫、血尿、高血壓等癥狀表現。雖然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腎臟疾病,但有一些患者對此病的病因和治療方案不是特別了解。那么,什么原因變成急性腎小球腎炎?
急性腎小球腎炎多半是由于β-溶血性鏈球菌“致腎炎菌株”造成的,常見于皮膚感染、猩紅熱、上呼吸道感染等鏈球菌感染性疾病之后。但是急性腎小球腎炎發病并不是β-溶血性鏈球菌直接損害腎臟引起的,而是病因為致病菌侵入身體后,引發體內產生自身免疫反應,導致腎臟受損而致病。另外為了防止疾病持續進展,一定要在確診疾病之后及時采用正確方案進行治療,絕對不能錯失良機。
首先在發病起兩周時間內要臥床休息,待癥狀表現得到改善之后才能下床活動,絕對不能劇烈運動,否則會對治療疾病產生負面影響。
其次要及時采用抗生素類藥物進行治療,比如:頭孢菌素類、喹諾酮類、青霉素類、大環內酯類等。只要結合細菌培養、藥物敏感試驗結果選擇敏感藥物治療,就能控制感染、減輕腎臟損害、緩解癥狀表現。但要注意不能濫用抗生素,尤其要避免使用有損腎臟的抗生素,否則會加重病情。
再者要根據癥狀表現正確搭配飲食,有水腫、高血壓、心力衰竭等癥狀出現時,要限制鹽的攝入量。有循環充血、心力衰竭、少尿等癥狀時,要限制飲水量。腎功能不全時要減少蛋白質的食用量,并且要以優質蛋白質為主。
由此可見,雖然急性腎小球腎炎不是鏈球菌直接損傷造成的,但是和鏈球菌感染有一定的關系。因此人們在患有鏈球菌感染疾病之后,一定要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可以有效降低患腎臟疾病的幾率。此外已經患急性腎小球腎炎的患者,需積極采用藥物療法、飲食療法等進行治療。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