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熱有三大明顯癥狀 出血熱的三大癥狀是什么
出血熱即流行性出血熱,又稱為腎綜合征出血熱,是由漢坦病毒引起的一類疾病。常以鼠類為傳染源,通過宿主動物的血及唾液、尿、便排出,感染人群,所以該疾病好發與鼠的活動、密度、接觸有關,臨床上,這類疾病主要以腎臟損傷為主,其潛伏期通常為4-46天,大部分以14天多見,主要典型癥狀有發熱、低血壓性休克、少尿和多尿,下面詳細了解一下吧。
1、發熱
出血熱一般起病較急,少數以低熱、腸胃不適開始,大多數以突然性的畏冷、發熱為主,體溫通常在39-40℃之間,以稽留熱和弛張熱多見,熱程以3-7天多見,少數可以達到10天以上。
2、低血壓休克
這類癥狀通常出現在發熱后,一般情況下,在發熱后4-6天,大多數人會出現血壓降低,嚴重的會導致休克,主要是長時間血流灌溉不足,而出現的失血漿性低血壓休克,常常會引起發紺、腦水腫、急性腎衰竭等疾病發生。
3、少尿
一般情況下,少尿這類癥狀是在低血壓性休克后出現的,24小時尿量少于400ml,通常會引起機體尿毒癥、酸中毒和水、電解質紊亂,嚴重的會出現肺水腫等林場表現。
4、多尿
這類癥狀通常出現在少尿后,此時尿量每天4000~6000ml左右,少數可以達到15000ml以上,主要是由腎臟組織在逐漸修復,但腎小管重吸收功能未能完全恢復,以致尿量增多,這種情況通常會持續7-14天左右。
根據上面講述的可以知道,出血熱這類疾病的臨床癥狀還是挺多的,如果不及時治療,導致疾病的嚴重化發展,對機體是有很大的損害的,所以日常生活中,周圍有出現這類情況,有可疑家鼠接觸史時,應該高度警惕,及時到醫院檢查,同時日常也要做好防御疾病的準備。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