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螃蟹食物中毒怎么辦 吃螃蟹食物中毒在家怎么處理
平常我們食用螃蟹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選取新鮮的,因為腐壞變質的螃蟹的蛋白質會分解一些物質,食用之后容易會引起身體不適,進而導致食物中毒。因此,吃蟹時應該要注意下列幾個要素。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螃蟹是含有豐富維生素的美味佳品,深受人們青睞。據分析,每百克蟹肉中含有蛋白質14克、脂肪5.9克、碳水化合物7克、鈣129毫克、磷145毫克、鐵13毫克、核黃素0.71毫克、維生素A5960國際單位。螃蟹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它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強筋健骨的功效,民間常用于治療跌打損傷、活血化瘀、筋骨破碎等疾病。但是,有些人食用螃蟹后會發生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等癥狀,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不注意衛生而引起食物中毒。
一、不宜食用死蟹河蟹被捕獲后常困掙扎而消耗體內的糖元,使體內乳酸增多。其死后的僵硬期和自溶期大大縮短,蟹體內的細菌會迅速繁殖并擴散到蟹肉中。在弱酸條件下,細菌會分解蟹體內的氨基酸,產生大量組胺和類組胺物質。
組胺是一種有害物質,會引起過敏性食物中毒;類組胺物質會使食者嘔吐、腹痛、腹瀉。因此,死蟹不能食用,棄之勿惜。購蟹時應注意鑒別質量,新鮮活蟹的背殼里青黑色,具有光澤,臍部飽滿,腹部潔白,蟹腳硬而結實,將蟹仰放腹部朝天時,蟹能迅速翻正爬行。而垂死的蟹背殼呈黃色,蟹腳較軟,翻正困難。
二、不宜食用生蟹:河蟹是在江河湖澤的淤泥中生長的,它以動物尸體或腐植質為食,因而蟹的體表、鰓及胃腸道中布滿了各類細菌和污泥。食用前應先將蟹的體表、鰓、臍刷干凈,蒸熟煮透后再食用。
有些人因為未將蟹洗刷干凈,蒸煮不透,或因生吃醉蟹或腌蟹,把蟹體內的病菌或寄生蟲幼蟲食入體內,導致生病。螃蟹往往帶有肺吸蟲的囊拗和副溶血性弧菌,如不高溫消毒,肺吸蟲進入人體后可造成肺臟損傷。如果副溶血性弧菌大量侵入人體會發生感染性中毒,表現出腸道發炎、水腫及充血等癥狀。因此,食蟹要蒸熟煮透,一般開鍋后再加熱30分鐘以上才能起到消毒作用。
以上內容為大家分享了關于食用螃蟹的一些注意事項,相信大家看了之后在這方面也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有很多美味的食物都會含有毒性,食用在吃之前應該先了解清楚它的特性,這樣才能降低食物中毒的發病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