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鏡檢查痛苦嗎腸癌三多二痛 腸鏡檢查痛苦嗎怎么做
當今快節奏的社會,腸胃不好貌似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情,腸胃檢查中,腸鏡檢查是比較普遍的一種方式,那么,做腸鏡檢查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腸鏡檢查痛苦嗎?是很多人想要提出的問題。
做腸鏡檢查痛不痛苦?
腸鏡:前期準備工作難受點,因為要喝瀉藥,不停的拉肚子,直接拉水狀為止。檢查過程中管子由肛門進入,有想解大便的感覺,感覺肚子里氣體,感覺肚子有點脹,管子轉彎時稍有點痛(程度與病人對疼痛敏感性也有關)。全過程10~20分鐘,一般感覺能受。檢查的時候能說話。人是清醒的。
1、您需作左側臥位、雙膝屈曲,必要時可能改為平臥位或者右側臥位。 2、躺好后松開腰帶、褪下褲子、暴露肛門準備結腸鏡檢查。 3、醫生將大腸鏡慢慢由肛門放入,順序觀察腸腔有無病變,能會感到腹部脹迫感及有便意,此時您應深呼吸以便放松自己。(如果有不舒服等情況不要隨意亂動甚至起身,及時告訴醫生以便及時調整操作,更好完成檢查)
無痛腸鏡的優勢和不足
無痛胃腸鏡一般就是在檢查前經靜脈注射一種起效快、有效時間短、作用確切的麻醉藥物,使患者在數秒鐘內入睡,從而使患者安靜、不焦慮、遺忘、行動遲緩;它可提高患者的耐受力,降低應激反應,從而消除恐懼感和不適感,使內鏡檢查與治療操作得以順利進行,完成全部檢查后停止用麻醉藥數分數后麻醉作用消失,快速恢復到清醒狀態,檢查過程中不會有任何的不適和痛苦感覺,因此越來越受到患者的喜愛。
潛在風險:患者在清醒的時候,如果我們充氣太多,腸管過度拉伸、腸鏡起攀等情況下患者都會喊腹脹腹痛,我們會及時的吸氣、推鏡、解攀、操作醫生的手勢會減輕甚至暫停,但是在病人被麻醉后沒有和病人的交流,內鏡醫生可能氣會多充氣,會滑鏡,會在帶攀的情況下繼續插鏡,這樣相比普通腸鏡會增加腸穿孔的風險,或者系膜受到過度牽拉導致系膜損傷。
哪些情況不宜做無痛腸鏡?
無痛胃腸鏡檢查較以往的胃腸鏡檢查雖有很大的改進,但亦有一定的禁忌癥,由于使用的藥物是一種中樞抑制劑,且在肝內代謝。如下情況不宜做無痛腸鏡、胃鏡檢查。
患有嚴重呼吸系統疾病如急性呼吸道感染、肺炎、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和哮喘的急性發作期、阻塞型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者,本身就存在低氧血癥,不宜做無痛內鏡。張口障礙、頸項或下頜活動受限、矮胖體型者會影響氣道開放,也不宜做無痛內鏡。
非呼吸系統疾病如心衰、心梗、中風、昏迷、肝腎衰竭、嚴重貧血、重癥肌無力以及高齡衰弱等病員一般情況太差者,生命體征不穩定時,妊娠不宜做無痛內鏡。
消化系統疾病如食管、賁門、幽門和腸梗阻、嘔吐或嘔血者存在潴留液反流誤吸入氣管引起吸入性肺炎的風險,應在胃腸減壓等預處理排出潴留液后才能進行無痛內鏡。
對多種藥物過敏的過敏體質者不宜無痛內鏡。
無痛腸鏡前后需要注意什么?
1、檢查前一天禁止吸煙。檢查前一天晚飯請您吃易消化食物,夜間八時以后勿再進食,檢查前4小時內應禁飲。
2、女士去妝,術前取下假牙。
3、最好要有成人親友陪伴(特別是年老體弱者)。
4、檢查后2小時后方可進食,24小時內禁食辛辣食物,12小時內不能飲酒。
5、檢查后24小時內不得駕駛機動車輛、進行機械操作和從事高空作業。
6、若出現持續性腹痛,或大便帶出血量多情況,您應及時告訴醫生,以免出現意外。
提醒:無痛內鏡后可能出現頭昏、惡心、嘔吐、咳嗽、心悸、胸悶、血壓下降等副反應,大多數短時間觀察后自行恢復,少數病員需要更長時間或1-2天才能完全恢復,需要適當靜脈補液用藥治療,極少數會發生意外。
如何選擇無痛內鏡和普通內鏡?
對僅做腸鏡檢查選擇腸鏡操作手法熟練的醫生進行操作絕大多數人是能耐受的,但對疼痛耐受性差者(特別是體型消瘦者)、曾做普通腸鏡不能耐受者和有些特殊內鏡治療需要最好選擇無痛內鏡進行診療。(僅做胃鏡檢查不做治療、耐受性好的病員可以選擇普通胃鏡檢查,咽喉局部用麻藥后都能夠很好地完成胃鏡檢查,同時也可節省開支,也沒有麻醉后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