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胃大出血:中醫急救秘方關鍵時刻能否救命
胃大出血,是指胃黏膜、胃壁或胃血管發生破裂,導致大量血液從胃腔內流出,病情危急,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胃大出血的發病原因多樣,包括胃炎、胃潰瘍、胃癌等。那么,面對突發胃大出血,中醫能否進行急救呢
一、胃大出血的中醫認識
在中醫理論中,胃大出血屬于“血癥”范疇,病因病機復雜。中醫認為,胃大出血多由以下幾種原因引起:
1. 脾胃虛寒:脾胃功能失調,氣血運行不暢,導致氣血瘀滯,脈絡破裂,血液外溢。
2. 熱毒內蘊:熱邪蘊結于胃,灼傷胃黏膜,脈絡受損,血液外溢。
3. 氣滯血瘀:情志不暢,肝氣郁結,氣滯血瘀,脈絡破裂,血液外溢。
4. 脾腎陽虛:脾胃虛寒,腎陽不足,氣血運行不暢,脈絡破裂,血液外溢。
二、中醫急救胃大出血的方法
1. 冷敷法
中醫認為,冷敷具有收斂止血、涼血解毒的作用。當胃大出血發生時,可取冰塊或冰袋,敷于患者腹部,以降低局部溫度,收縮血管,減少出血量。
2. 中藥內服
(1)加減十灰散:適用于脾胃虛寒引起的胃大出血。主要成分為白芍、當歸、生地黃、黃芩、黃連、黃柏、梔子、大黃、芒硝、甘草。煎服法:每日1劑,分2次服用。
(2)加減犀角地黃湯:適用于熱毒內蘊引起的胃大出血。主要成分為犀角(可用水牛角代)、生地黃、赤芍、丹皮。煎服法:每日1劑,分2次服用。
(3)加減歸脾湯:適用于脾腎陽虛引起的胃大出血。主要成分為黃芪、白術、茯神、遠志、酸棗仁、龍眼肉、人參、甘草、當歸、白芍。煎服法:每日1劑,分2次服用。
3. 中藥外敷
(1)云南白藥:取適量云南白藥,敷于患者腹部,用紗布固定。適用于各種原因引起的胃大出血。
(2)三黃散:取黃芩、黃連、大黃各等分,研末,敷于患者腹部。適用于熱毒內蘊引起的胃大出血。
4. 針灸療法
(1)針刺足三里: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側,當膝蓋骨下緣下四橫指處。針刺足三里,可調和脾胃,止血止痛。
(2)針刺內關:內關位于前臂內側,腕橫紋上2寸處。針刺內關,可調和氣血,止血止痛。
三、中醫急救胃大出血的注意事項
1. 及時就醫:中醫急救只能作為暫時性處理,患者應盡快就醫,明確病因,接受正規治療。
2. 嚴格掌握劑量:中藥內服、外敷時,應嚴格掌握劑量,避免過量使用。
3. 注意飲食:患者應保持清淡飲食,避免辛辣、油膩、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4. 保持良好心態:患者應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
總之,中醫在急救胃大出血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患者仍需及時就醫,接受正規治療。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飲食、保持良好心態,預防胃大出血的發生。
? 原創聲明 ?
本網站所發布的所有文章(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視頻等內容)均為原創或已獲授權轉載,受相關法律保護。未經本網站明確書面許可,任何個人或機構不得擅自復制、修改、轉載或用于商業用途。
如需引用或合作,請聯系本站獲取授權。對于任何未經授權的使用,我們保留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特此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