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穩定型心絞痛心電圖表現 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病因是什么
不穩定型心絞痛的病因,有什么表現?心絞痛的類型當中的不穩定性心絞痛,是介于急性心肌梗死和勞累性穩定型心絞痛之間的一種臨床表現。由于這個病的不穩定性等獨特的病理生理機制,如果患者發作之后不能恰當及時的進行治療,就有很大的轉變為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
不穩定型心絞痛的病因:
1、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加重:在臨床當中大多數發生了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本身都有阻塞性缺血性心臟病存在,并且情況都比較嚴重,因為患者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情況持續發展就會導致進行性冠狀動脈狹窄。
2、血小板聚集:因為心臟病患者出現冠狀動脈狹窄、內膜損傷的情況,就會導致血小板在某一個部位聚集,從而出現血栓素A2這種血管收縮物質,而其中的組織纖維蛋白溶酶原激活物、前列環素、內皮源弛緩因子等抗聚集物質的濃度就會降低,這些情況更會導致冠狀動脈收縮,加重管腔狹窄乃至閉塞、動力性冠狀動脈阻力增加。
3、血栓形成:因為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同樣也會導致形成纖維蛋白碎片和纖維蛋白原的主要成分D-二聚物增加,從而就會形成冠狀動脈腔內血栓,讓患者出現進行性冠狀動脈狹窄而引起發病。
4、冠狀動脈痙攣:相關的研究發現患者的冠狀動脈痙攣是引起不穩定型心絞痛發作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機制。
不穩定型心絞痛的癥狀表現:
不穩定性心絞痛這種疾病與穩定性心絞痛相比,不穩定性心絞痛引起的疼痛癥狀更強,并且持續時間也會更長,患者即使進行了較低的活動量同樣也可誘發疼痛,休息時也可引發臥位心絞痛,屬于是漸進惡化型,并且患者的這些改變可任意組合。
專家提醒大家,不穩定性心絞痛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在臨床當中大約有30%左右的患者在發作后3月時間內可能出現心肌梗死的情況。而猝死的情況比較少見,患者及時做好胸痛時心電圖等檢查,并做好相關的治療保健措施,對于身體恢復非常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