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發燒和細菌性發燒的區別 發燒病毒性和細菌性區別
治療感冒要分清類型,對癥下藥才能藥到病除。治療咳嗽,也要看癥狀區分類型,因為寒咳與熱咳的治療方法完全不一樣,除此之外,你可知道其實小兒發燒也不能一要概而論,是有類型之分的呢?
每當看見孩子發燒,媽媽第一件想做的事情是不是降溫,降溫,再降溫?可是明明量著體溫只有38度(只是中低燒),但吃了退燒藥體溫也不見降下來;明明使用的退燒方法與往常一樣,但體溫卻不降反升。難道孩子發燒不退,就非得去戳上一針才可以嗎?
發燒也分類型 弄清病毒性發燒和細菌性發燒的區別
事實上,孩子發燒總不好,不是你所用的退燒方法不管用,而是你沒搞清楚寶寶發燒的類型。
通常,寶寶發燒分兩種,一種是病毒性發燒;另一種是細菌性發燒。只是,對于大多數新媽而言,對于什么是病毒性發燒,什么是細菌性發燒,病毒性發燒和細菌性發燒的區別總是傻傻分不清。
今天,就病毒性發燒與細菌性發燒,小編為你做個詳細介紹:
1、細菌性發燒:由細菌偷襲所引起的體溫升高,醫學上也稱之為感染性發燒——先有畏寒,持續約15分鐘到半小時后體溫上升。
2、病毒性發燒:由病毒入侵所引起的體溫升高——無寒戰。
提示:一般來說,寶寶感冒發燒90%是病毒感染所引起,但后期可能合并細菌感染哦。
處理要領不同!
細菌性發燒和病毒性發燒的處理要領不同:
細菌性發燒必須送醫院、吃消炎藥,甚至掛水才行;
而病毒性發燒只需多喝水、多休息,自然就能痊愈。
化驗單上,2個指標最重要!
通過驗血單,醫生就能立即分辨出寶寶到底是細菌性發燒,還是病毒性發燒了。簡直就是火眼金睛,很厲害是不是?
其實,你也可以做到——驗血單上一長串的指標,你只需要看清楚以下2個指標:白細胞總數 和中性粒細胞
●所檢驗項目結果后面沒有向上或向下的箭頭指示,表示數值在正常范圍內。
●箭頭向上 ↑ :表示兩位“細胞君”升高——說明是細菌性發燒——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
●箭頭向下 ↓:表示兩位“細胞君”正常甚至降低——說明是病毒性發燒——無需使用抗生素。
分辨方法不嫌多
那么,除了驗血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能讓爸爸媽媽不跑醫院就能分辨呢?
1、細菌性發燒:
扁桃體或咽喉部紅腫及疼痛明顯;
流膿鼻涕,有濃痰;
感染病例為散在性,不群發;
發燒也分類型 弄清病毒性發燒和細菌性發燒的區別
2、病毒性發燒:
鼻腔流鼻涕癥狀比咽部明顯,可伴有腹瀉或眼結膜充血;
流清鼻涕,無濃痰;
可同時或先后多個寶寶發病,或一家中數人發病;
此外,爸爸媽媽要學會綜合觀察寶寶的身體狀況,加以辨別:
如果這幾個方面都不錯,哪怕寶寶突發高燒,也應該屬于輕癥,可能是流感、皰疹性咽炎等病毒感染所致,在家吃點兒抗病毒藥或退燒藥就會慢慢好轉。
只要寶寶有一個方面不好,如無精打采、不思飲食、嗜睡煩躁、臉色蒼白,哪怕寶寶的體溫并不高,也要引起重視,盡快去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