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大便顏色發白 寶寶大便顏色健康對照表
寶寶還那么小,一切都需要依靠媽媽,作為一個幸福的媽媽可沒有那么容易,媽媽對小寶寶的一切都需要關注,即使是寶寶大便的顏色也需要認真研究。那么寶寶大便顏色有哪些?分別表示著寶寶怎樣的身體狀況呢?
1、綠黑色,粘性的嬰兒大便,又名胎糞:通常類似柏油狀。胎糞是嬰兒出生后最初的大便,是由羊水中帶來的殘渣形成的。它看上去黑中帶綠,是正常現象,因為其中含有膽紅素,這是紅細胞的降解產物。嬰兒在剛出生的3天內排出這樣的大便是正常現象,媽媽不用擔心。
2、黃色,松軟的大便,又名母乳喂養型嬰兒大便:通常是黃色的凝固狀。母乳中含有完美的營養,母乳喂養的嬰兒大便一般不臭,大便時伴隨放響屁,聽上去拉得很多。一直母乳喂養,這種類型的嬰兒大便就會持續下去,直到添加配方奶或固體食物為止。
3、黃褐色,厚實的大便,又名配方奶喂養型嬰兒大便:通常是糊狀。這樣的大便是配方奶的副產物,可以來自完全的配方奶喂養,也可以來自對母乳的補充喂養。在此階段,當大便過硬或水樣時媽媽應引起注意。
4、綠褐色,糊狀的大便,又名固體食物摻入型嬰兒大便:這是日常食品的混合產物,是正常的。當嬰兒開始吃固體食物時,通常會排出綠褐色的大便,但你也可能在這之前就看到過這種顏色。這種顏色的嬰兒大便,一般是正常的,但如果嬰兒還有其他癥狀使你擔憂,最好咨詢醫生的專業意見。
5、水樣,褐色,松散的大便,又名腹瀉型嬰兒大便:通常呈水樣,夾雜塊狀物。嬰兒偶爾拉肚子不需要引起警覺,但如果持續兩天或更長時間,就可能是腹瀉。腹瀉會造成脫水,也可能是感染的征兆。通常這種感染并不危險,但由于拉稀而流失大量體液從而導致脫水,這應該引起注意。需要給寶寶補充流質——配方奶和水,或進行多次母乳喂養。
6、干,褐色,硬的大便,又名便秘型嬰兒大便:通常外形和質地如泥土、粘土或卵石。偶爾的便秘是真長的,特別是配方奶喂養的嬰兒。這類大便表面偶爾可見血絲,這是因為干硬的大便對肛門周圍的軟組織造成了輕度的撕裂傷。
7、粉紅色,半消化的食物,又名人為變色型嬰兒大便:寶寶吃進什么就排出與吃進的食物外形相似的大便。一旦寶寶開始吃固體食物,你會發現寶寶的大便會隨著每餐食物的不同而發生顏色和質地的變化。媽媽需要注意寶寶吃了些什么,確定吃進去的食物與排出大便顏色之間的關系。如果寶寶的大便變成紅色而又找不到明確的原因(沒有吃過麥片粥或者紅色食物等),請及時咨詢醫生。
8、深綠色、厚而黑的大便,又名為補鐵劑型大便:在某些寶寶體內,腸道細菌與補鐵劑或鐵強化配方奶中的硫酸鐵反應,使大便呈深綠色,甚至有時呈綠黑色。只要寶寶在吃這種鐵劑或配方奶,那么這種顏色就會持續下去。研究表明鐵劑不會引起寶寶消化系統的疾病或不適,沒有必要為這種顏色變化而擔憂。
9、亮綠色、綠色多泡的大便,又名前奶/后奶失衡型大便:對于母乳喂養的寶寶,當攝入的前奶比后奶多時,有時候就會排出亮綠色的大便。通常前奶甜而稀薄,后奶濃而多脂。媽媽可每側乳房哺乳時間至少保持20分鐘,然后才換到另一側乳房。有的時候,病毒也會使寶寶的大便變成亮綠色,如果寶寶變得挑剔,顯得煩躁不適,應及時就醫。
10、帶有紅色血絲,帶有血或粘液的干硬大便,又名血便:鮮紅色大便表明寶寶的肛門周圍有輕度撕裂傷或肛裂,是由于擠壓導致肛門周圍輕度開裂。你可能看到寶寶的大便中有粘液絲。偶爾出血不用擔心,通常一旦便秘問題解決了,出血也就停止了。如果出血較多(超過數滴)或當大便變軟時出血還不止,要看一下醫生。
11、黑色、厚或柏油樣大便,又名黑便:黑便是又厚又黑的大便,可能含有來自上消化道的血液,如果寶寶拉出黑便,而又不是胎糞(通常在出生后幾天內排出),應立即就醫。
12、粉狀,灰白色、無色或白色大便,又名非正常嬰兒大便:可能是膽汁缺乏的表現,可能出現肝臟或膽囊疾病。膽汁是產生于肝臟、儲存在膽囊的消化液。由于消化過程中膽汁的分泌,嬰兒大便因此具有正常的顏色。如果寶寶的肝臟不產生膽汁,或者膽汁分泌受阻,他的大便就會變成白色。白色大便是很少見的,應立即就醫。
寶寶大便的顏色不同代表的身體狀況也存在著差別,有的大便是正常的,表示寶寶一切都好。有的大便是異常的,表明寶寶身體出現了問題。嬰兒大便的顏色到底代表了什么媽媽們需要認真研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