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子宮內膜異位癥痛經中醫治療 中醫怎么看子宮內膜異位
其實子宮內膜異位的典型癥狀有很多,也極易察覺到。當患者們出現痛經時還是要多留意的,發病時間各不相同,可以發生在月經前,也可以發生在月經時及月經后。嚴重階段疼痛難忍,止痛劑加量甚至無效,子宮內膜異位癥病灶分泌前列腺素增加,導致子宮肌肉攣縮,痛經勢必更為顯著。不過一般來說月經過后,出血現象會停止,疼痛也自然就會緩解了。
氣滯血瘀型:血府逐瘀湯,在臨床當中是治療氣滯血瘀的主方,方內藥物包括了柴胡、枳殼、白芍、甘草等等組成的四逆散,主要的功效和作用是疏肝理氣行氣止痛,另外其中的當歸、川芎、赤芍、熟地、桃仁、紅花組成的桃紅四物湯主要的功效和作用以活血化瘀為主,有行瘀之功。同時在其中加桔梗、牛膝等等藥物,起到活血破瘀的功效,諸藥同用共起理氣活血止痛作用。如果是一些臨癥腹痛劇烈的患者在治療當中常合失笑散,瘀血成塊的患者還可以加三棱、莪術,瘀熱便秘的患者適加的藥物是大黃、芒硝,瘀久。入絡的患者則需要加的藥物包括了全蝎、蟅蟲等品。
寒凝瘀阻型:治以溫經散寒、活血祛瘀止痛為主要的作用,在臨床當中常用少腹逐瘀湯加減。方用當歸、川芎、干姜、肉桂、元胡、小茴香、沒藥等等。如果患者感覺到腹痛劇烈可適加的藥物包括了烏頭、形寒肢冷的患者可以加附子,伴惡心嘔吐癥狀的患者加吳茱萸。若患者癥見沖任虛寒,瘀血阻滯的患者,可以使用溫經湯,起到養血活血止痛的功效和作用。氣虛瘀阻型:治療主要采用具有益氣行氣,活血化瘀作用的藥物攻補兼施,在臨床當中常選用黃芪建中湯、當歸建中湯、附子理中湯之類,同時還可以加入活血化瘀之品,當然可以根據患者的情況用補中益氣湯加活血祛瘀之品進行調理治療。
子宮內膜異位癥的中藥治療方法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了,患者一定要注意在用藥前咨詢有經驗的中醫,經過醫生辯證施藥,效果才會更確切,同時患者也不能夠單純依賴中藥治療,建議患者去正規的醫院進行綜合全面規范化的治療,才能把這個病徹底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