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kk44u"><menu id="kk44u"></menu>
  • <menu id="kk44u"></menu>
    <xmp id="kk44u"><optgroup id="kk44u"></optgroup>
  • <nav id="kk44u"><code id="kk44u"></code></nav>

    2024知母主治功效與作用 中藥知母的功能與作用

    中藥(TC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即"傳統中醫"或"傳統中醫藥")是指以中醫藥理論為指導,有著獨特的理論體系和應用形式,用于預防和治療疾病并具有康復與保健作用的天然藥物及其加工代用品,主要包括植物藥、動物藥、礦物藥。那么,中藥知母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性味歸經】苦,寒。入肺、胃、腎經。

    【功效】清熱除煩,瀉肺滋腎。

    【功效特點】本品質潤,苦寒不燥,沉中有浮,降中有升,上行清肺以瀉肺火、潤肺燥、除煩止嗽,治溫熱病邪在氣分;入于中可清胃火、除煩渴,治消渴病;下行能瀉相火、滋腎燥,用于陰虛火旺、骨蒸潮熱等。

    【功效作用】

    1.清熱瀉火:用于熱病高熱煩渴,常輔佐石膏同用。

    2.潤肺瀉火:用于肺熱咳嗽,常與貝母同用。

    3.滋陰退蒸:用于慢性病陰虧火旺、骨蒸潮熱及熱病后期陰虛低熱,常與黃柏相須為用。

    4.生津止渴:用于胃熱口渴,多與天花粉、五味子等配合應用。

    5.瀉肺滋腎:治陰虛火盛、骨蒸勞熱、盜汗、心煩、咳血等證,多與黃柏同用,如知柏地黃丸。

    【鑒別應用】

    1.石膏與知母,皆能清胃熱,但石膏清胃走而不守,偏于發散,知母清胃守而不走,偏于潤燥。

    2.知母與黃柏,皆能清熱,但知母善清胃家實熱,而黃善清下焦濕熱。

    【配伍應用】

    2024知母主治功效與作用 中藥知母的功能與作用

    1.配貝母:知母苦寒,質軟性潤,上清肺經,下瀉腎火,兼清胃熱;貝母苦寒,清熱潤肺,止咳化痰。二者俗稱“二母”,配伍應用,可育陰潤肺,止咳化痰,對水虧火旺之干咳無痰或少痰用之為宜。一般多用川貝母。

    2.配黃柏:知母多用鹽水炒以下行人腎,滋陰降火偏用于腎經虛熱、骨蒸、消渴;黃柏入腎清熱,偏用于腎經濕熱、淋濁、膝軟。黃柏清下焦有形濕熱,知母瀉下焦無根之火。二藥合用,可增強其清泄相火、退熱除蒸之效。《本草綱目》日:“知母之辛苦寒涼,下則潤腎燥而滋陰,上則清肺金而瀉火,乃二經氣分藥也,黃柏則是腎經血分藥,故二藥必相須而行。”

    3.配草果:知母性寒,能瀉陽明獨勝之熱;草果辛溫,燥脾祛濕,芳香辟穢。二藥合用,寒熱并施,能調理脾胃,清熱透邪。

    4.配石膏:生石膏辛甘大寒,質重濁,其性走而不守,善清胃家實熱,為邪熱進入陽明氣分之要藥,偏于清;知母苦寒質潤多液,偏于滋。二者合用,一清一滋,有清熱保津之效。

    5.配梔子:梔子善能瀉火清熱除煩;知母苦寒而不燥,既能清實熱,又可退虛熱。二藥配用,清熱除煩,治心肺俱熱、煩躁口渴、舌赤不眠。故云“知母得山梔則降火。”

    6.配百合:百合寧心安神,潤肺止咳;知母清熱瀉火,滋陰潤燥。二藥配伍,一潤一清,寧心安神,清熱潤肺。

    7.配麥門冬:二藥均為瀉肺火、滋潤肺陰之品。知母且能滋腎陰,瀉胃熱,麥門冬兼可養胃陰,相須為用,滋陰清熱效力更強,常用于肺熱傷津、燥咳痰少或無痰者。

    中藥知母功效與作用是什么呢?那么我們到底知道多少有關的知識呢?今天就在上文詳細的為你介紹了有關的文章,希望你從中能夠得到一些幫助,祝你身體健康,早日恢復哦。

    Tags:
    上一篇: 2022小兒肺炎的臨床表現特點 小兒肺炎的臨床表現及護理措施
    下一篇: 2024男性得前列腺炎會有什么影響 男性得了前列腺炎有什么危害
    黄色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