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治療矽肺的幾個小方法 關于矽肺的最佳治療方法
關于矽肺往往是好發在粉塵環境工作的工人身上,由于長期的接觸粉塵導致的肺部吸入過多的粉塵,所以引起矽肺的發生,導致肺部功能的嚴重受損。對于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都是很不佳的。所以在治療矽肺上面就變得非常重要了,那么該如何治療矽肺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相關的治療內容。
矽肺為進行性肺疾病,即使停止接觸矽塵病變仍可進展,多年來國內外為防治矽肺作了大量研究工作,迄今,對矽肺尚缺乏可靠而有效的療法。
1.立即脫離矽作業環境。根據病情、分期、代償功能進行勞動力鑒定,然后安排適當的無塵輕工作或休息。
2.采取綜合措施,防治并發癥,減少痛苦,延長生命。加強營養,預防感染,堅持鍛煉,以增強體質,改善肺功能。
3.藥物治療
(1)克矽平(聚-2-乙烯吡啶氮氧化物,簡稱P204):為高分子聚合物,通過其氧原子與石英表面的羥基形成氫鍵而產生治療作用,使巨噬細胞不受石英粉塵的損傷,從而防止巨噬細胞死亡和矽結節的形成。每周20~40mg/kg,肌內注射,以3個月為1個療程,間隔1~3個月后可重復治療。肌內注射過程中局部反應較多,現在多以霧化吸入為主要途徑,320mg/d吸入,每周6次,3個月為1個療程,間隔1個月,可用數個至10多個療程。或按30~40mg/kg以生理鹽水200ml稀釋后,40滴/min,靜脈滴注,第1個月每周給藥1次,第2個月每2周給藥1次,第3個月以后每月給藥1次,持續治療1年。經臨床試用近期及遠期療效觀察,部分病例可延緩病情進展。但矽肺的發生發展是長期緩慢的過程,由于接觸粉塵量、粉塵性質、個體間的差異等因素,對其真實療效判斷需有可靠的對照和客觀的評價標準長期觀察才能確定其療效。少數病人用藥后肝大、谷丙轉氨酶升高但霧化吸入治療不良反應甚少。
(2)哌喹類藥物:磷酸哌喹(抗矽14)為抗腫瘤藥物,同時具有抗纖維化作用。國內通過動物實驗研究證明其具有防治效果,并經10年臨床驗證表明該藥不僅可阻止某些矽肺發展,而且還可使某些病變好轉。目前認為對呈現融合灶及新形成的結節性病變或病變發展較快的急性和快速性矽肺有一定療效。而對長期穩定或進展緩慢者療效較差。用于矽肺預防每次400mg,10~15天口服1次,用于治療每次500~700mg,每周1次,半年為1個療程,間歇1~2個月,連用3~4個療程,總療程2~5年。羥基磷酸哌喹(抗矽1號)首次口服0.5g,以后每次用0.2g,每周2次,6個月為1個療程,間歇3~6個月,共用3~4個療程。
磷酸哌喹的毒副作用主要為少數病人出現口干、面唇麻木、頭昏、嗜睡等反應,多在數小時內消失,部分病人出現谷丙轉氨酶或鋅濁度一過性輕度升高,不影響用藥。大劑量磷酸羥基哌喹的慢性毒性的主要靶器官為肝和眼球,給藥期間應對肝功能和視覺定期監測,必要時及時停藥。
(3)粉防己堿(漢防己甲素):為從粉防己科千年屬植物防己根塊中提取的一種雙芐基異喹啉類生物堿。經我國學者多年實驗研究證明能使矽肺內膠原含量減少,膠原性質發生改變,可溶性膠原含量相對增加。形態上更可見到膠原纖維有崩解、消散的現象。臨床應用對急性及快速性矽肺療效較好。團塊周圍霧狀陰影消散,團塊縮小。部分團塊中心的密度減低,陰影顯得稀疏、淺淡。粉防己堿(漢防己甲素)可能是現今所發現治療急性及快速進展型矽肺較為滿意的藥物。
本藥為口服藥,自消化道吸收后,主要分布于肝、脾、腎上腺、腎及肺內,其主要藥理機制為抑制肺巨噬細胞分泌超氧離子、過氧化氫及致纖維化因子等,從而抑制成纖維細胞合成前膠原,阻止其交聯聚合成膠原。對已形成的矽結節病灶中的膠原,可促進其降解。每天口服200~300mg,分2~3次飯后服用,每周服6天,6個月為1個療程,以后每隔3個月服半年,共服4個療程。經上述治療,X線胸片吸收好轉可占28.2%,病變穩定者58.5%。有的矽肺患者服藥半年左右,X線胸片呈現大結節陰影明顯縮小,密度降低,但停藥數月后,結節影又可逐漸增大。
粉防己堿(漢防己甲素)的主要不良反應為食欲不振,腹脹,腹瀉,一般在用藥2~3天后出現消化道癥狀,半個月左右可減輕或消失。另外還可有皮膚瘙癢,皮膚色素沉著,肝大,肝功能異常等。如治療后出現肝腫大和肝功能異常時,應施行保肝療法并暫時停止治療,密切觀察。
以上的所有內容就是相關的矽肺治療方法了,對于已經有了矽肺不良反正的患者朋友,一定要及時的去正規醫院檢查,然后對癥下藥治療。按照上述的方式來合理的治療。因為嚴重的矽肺是不可逆的損傷,所以一定要重視矽肺這個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