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直腸癌手術方式有哪些 直腸癌如何手術治療
直腸癌是作為一種消化系統疾病,其隨著現代化社會的發展,發病率也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據統計發現男性的發病率要高于女性。但是隨著現代醫學越來越發達,出現了很有行之有效的治療方式,以下專家從通過手術治療直腸癌來給大家詳細闡述。
(1)腹會陰直腸癌聯合切除術(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即Miles手術,這是治療直腸癌的經典術式,1908年Miles首先詳細描述了這種手術的操作過程,手術要求將肛門、肛管、直腸及其周圍的提肛肌和脂肪組織及部分乙狀結腸予以切除,還要切除盆腔內結直腸系膜以及系膜內的淋巴組織、盆底腹膜等,并需做永久性乙狀結腸造口以使糞便改道。現在人們所作的Miles手術已有別于Miles本人所作的手術,在諸多方面有所改良,這主要表現在:①適應證的改變,許多病例已由后來的一些保肛手術所替代,此種改變的理論基礎是對直腸癌淋巴轉移規律和逆行直腸壁內擴散的認識;②骶前間隙及會陰部傷口的處理,Miles只用敷料填充傷口,任其開放等待二期愈合,而現在一般將會陰部傷口一期縫合,骶前間隙內放置膠管引流;③淋巴結廓清范圍的擴大及相應的自主神經保留的功能性擴大淋巴結廓清;④與Miles手術相結合的聯合盆腔內臟器切除;⑤腹壁造口技術,在這方面有了許多的研究和改進。
(2)經腹直腸癌切除術(低位直腸前切除術)即Dixon手術:是Dixon于1939年倡導的保肛手術。手術時將直腸病變根治性切除后作乙狀結腸與直腸的端端吻合,該術式最突出的優點是符合生理要求,最大缺點是吻合操作較為困難,尤其是肥胖、骨盆狹小等不利因素時更甚。其指征一般限于距肛緣8cm以上的直腸癌或其他惡性腫瘤,在使用吻合器的條件下,可使距肛緣5cm以上的直腸癌獲得切除并完成低位或超低位吻合。
(3)結腸經肛管拖出術(Bacon手術):這種手術由Babcock(1932)首創,后由Bacon(1945)推廣,現在進行的多為改良的Bacon手術。適應于距肛緣6~10cm的直腸癌。如乙狀結腸系膜太短。切除腫瘤后無足夠長度的結腸拖出肛門,或游離直腸和乙狀結腸后血供不良,則不適應做這種手術。腹部操作基本同Dixon手術,會陰部操作是經肛在齒狀線上方切斷直腸,將乙狀結腸從肛門拉下固定于肛門。10~14天后切除肛門外多余結腸,這種手術由于操作比較繁瑣,目前多由Dixon手術取代。
以上就是專家給大家講述的手術治療直腸癌。在此專家改為大家闡述了手術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任何疾病都是三分治療七分修養,所以在直腸癌術后一定在大夫和護士的指導下,進行科學的飲食和有效的鍛煉,早日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