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血常規三系均高是什么病 三系減少一定是很嚴重的病嗎
血常規三系減少又稱為全血細胞減少,主要是指血常規化驗中紅系(紅細胞)、粒系(白細胞)和巨核系(血小板)減少,這也是血液疾病的一種癥狀表現,那么,三系減少會是什么病呢?
引起三系減少的常見病因包括:
骨髓性病變所致的造血障礙、致病因素引起的外周血細胞破壞過多,以及造血物質缺乏引起的細胞成熟障礙等。有時導致三系減少的病因在病程的某一階段也可表現為二系減少,如脾功能亢進也可表現為血小板減少和白細胞減少,PNH也可表現為血小板減少和貧血,原發性骨髓纖維化可表現為貧血和血小板減少等。如果同時發生兩系、三系血細胞“一起少”,問題就比較復雜。常見的三系減少血液疾病多為以下幾種:
一、再生障礙性貧血
骨髓是造血的重要器官,由骨髓造血干細胞數量或功能低下引起的造血障礙稱為再生障礙性貧血(再障)。當一個三系血細胞減少患者,如果具備肝、脾及淋巴結不大,網織紅細胞不高,骨髓巨核細胞明顯減少或缺如,并可排除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急性造血功能停滯、骨髓纖維化、急性白血病及惡性組織細胞病就應考慮再生障礙性貧血。
二、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PNH)
本病是獲得性的紅細胞膜缺陷引起的慢性血管內溶血,常在睡眠時加重,可伴血紅蛋白尿、全血細胞減少和血栓形成。臨床上可見到再生障礙性貧血(AA)患者在病程中轉為PNH、PNH患者病程中轉為AA,也有發病是兼有AA和PNH特征。
三、骨髓惡性克隆性疾病
包括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等。低增生白血病和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是惡性克隆性疾病,由于惡性細胞異常增生、浸潤或干擾,致使正常造血障礙引起三系減少。
四、巨幼細胞性貧血
由于體內維生素B12和(或)葉酸缺乏或吸收障礙,影響DNA合成,引起細胞核成熟障礙,發生巨幼細胞性貧血,甚至可導致三系減少。
五、骨髓病性貧血
非造血系統惡性腫瘤發生血行轉移,如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胃癌等多見,轉移癌廣泛浸潤,使骨髓結構破壞,影響骨髓造血,多先表現貧血,也可導致兩系甚至三系減少。
由此可見,可能出現三系減少的疾病有很多種,希望大家能夠盡早了解清楚一些常見血液疾病的血常規表現,盡早發現病情,以免病情加重,增加治療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