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心臟動脈導管未閉合 心臟動脈導管未閉合手術多少費用
動脈導管未閉(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小兒先天性心臟病常見類型之一,占先天性心臟病發病總數的約15%。胎兒期動脈導管被動開放是血液循環的重要通道,動脈導管未閉常見于早產兒,在妊娠滿28周前出生的嬰兒中發生率可占80%,出生后約15小時發生功能性關閉,出生后一年在解剖學上應完全關閉。若持續開放,并產生病理生理改變,即稱動脈導管未閉。那么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心臟動脈導管未閉。
發病原因
動脈導管未閉發生的主要原因可分為遺傳和環境兩類,在胎兒期任何影響心臟胚胎發育的因素均可能造成心臟畸形。單純遺傳因素導致(如基因突變、染色體畸變)的占8%,單純環境因素導致的占2%,遺傳和環境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占90%。環境因素包括母親懷孕頭3個月內感冒、受風疹、柯薩奇病毒感染;攝取鋰鹽;患糖尿病;酗酒;孕母接觸放射線;在懷孕早期不知已懷孕而服用苯丙胺等藥物;懷孕早期先兆流產應用某些保胎藥物如孕酮等。
臨床表現
疾病癥狀
與分流量及肺動脈壓力高低有關,分流量小者常無癥狀。分流量大者,活動疲乏、氣促多汗、瘦弱蒼白,聲音嘶啞,反復肺炎心衰。有顯著肺動脈高壓者,血流自肺動脈向主動脈分流,出現差異性發紺。
疾病體征
心前區隆起,心尖搏動強,心濁音界向左下擴大。胸骨左緣第2—3肋間連續性機器樣雜音,心尖區舒張期雜音,肺動脈第二音亢進。偏外側有響亮的連續性雜音,可向左上頸背部傳導,伴有收縮期或連續性細震顫。出現肺動脈高壓后,可能僅聽到收縮期雜音。可出現周圍血管征:股動脈槍擊音,水沖脈,毛細血管搏動征。
診斷鑒別
輔助檢查
1、X線:輕型可正常。分流量大者,肺血管影增多,肺動脈干凸出。左心房、左心室和右心室增大,主動脈擴張。
2、心電圖:中度分流者有左心室肥厚,較大分流者有左、右心室肥厚,左心房肥大。
3、超聲心動圖。二維超聲心動圖可以直接探查到未閉合的動脈導管,并可顯示未閉動脈導管的管徑與長度。彩色多多普勒可見紅色血流自降主動脈通過未閉的動脈導管進入肺動脈。
4、心導管檢查。當肺血管阻力增加或疑有其他合并畸形時有必要施行心導管檢查,檢查可發現肺動脈血氧含量較右心室高,有時心導管可以從肺動脈通過未閉導管插入降主動脈。
疾病治療
藥物治療
防治感染性心內膜炎,呼吸道感染及心力衰竭。早產兒動脈導管未閉,可用消炎痛0.2-0.3mg/kg或阿斯匹林20mg/kg,每日4次口服,以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使導管閉合。
介入治療
即動脈導管未閉封堵術,適應癥為各種類型PDA,封堵裝置選擇:PDA直徑0.3cm患兒,選用磨菇傘。手術創傷小安全性高,操作簡便,并發癥少,住院時間短(一般住院3天)。
手術治療
開胸手術手術結扎與切斷縫合動脈導管。
疾病護理
應為患兒安排合理的生活制度,既要增強鍛煉、提高機體的抵抗力,又要適當休息,避免勞累過度。如果患兒能夠勝任,應盡量和正常兒童一起生活和學習,但應防止劇烈活動。同時,應教育兒童對治療疾病抱有信心,減少悲觀恐懼心理。
先心病患兒易感染呼吸道疾病,且易并發心力衰竭,故應隨著季節的變換及時增減衣服,盡量少帶患兒去公共場所,出現感染時,應積極控制感染。
青紫的患兒,應避免室內溫度過高,導致患兒出汗、脫水。 給予高蛋白、高熱量、富含維生素的飲食,進食避免過飽,保持大便通暢。嬰兒喂奶時可用滴管滴入,以減輕患兒體力消耗。盡量不使患兒過度哭鬧,以免加重心臟負擔。值得注意的是,對于先心病患兒,應盡可能按時接受預防接種。
對于家長來說,一旦確診小兒患先心病,定期的醫院隨訪是至關重要的,超聲心動圖檢查不僅能及時反映先心病心功能的變化,還能及時把握治療時機和制定治療方案,對于小兒今后的生長發育起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