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生兒肺不張是嚴重的病嗎 新生兒肺不張臨床表現
人們的生活可以說是越來越好,但是與此同時,各種疾病也不斷的來到了人們的生活中,讓人們在生活好的同時也要應對這些狀況的不斷發生。今天我們給大家介紹的是新生兒肺不張。
嚴格說肺不張(atelectasis)應指出生后肺從未充盈過氣體,而已經充氣的肺組織失去原有的氣體(de-aeration)應稱作肺萎陷(pulmonary collapse)。但由于多年來沿用習慣,廣義肺不張可包括先天性肺不張及后天性肺萎陷。
新生兒肺不張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肺不張在小兒時期比較常見,可由多種原因引起肺組織萎縮或無氣,以致失去正常功能,按其病因可分為三類。
1,外力壓迫 肺實質或支氣管受壓迫,可以有下列四種情況。
(1)胸廓運動障礙:神經,肌肉和骨骼的異常,如腦性癱瘓,脊髓灰質炎,多發性神經根炎,脊椎肌肉萎縮,重癥肌無力及骨骼畸形(佝僂病,漏斗胸,脊柱側彎)等,北京以多發性神經根炎為最常見。
(2)膈肌運動障礙:由于膈神經麻痹或腹腔內壓力增高,常為各種原因引起的大量腹水所致。
(3)肺膨脹受限制:由于胸腔內負壓減低或壓力增高,如胸腔內積液,積氣,膿胸,血胸,乳糜胸,張力性氣胸,膈疝,腫瘤及心臟增大等。
(4)支氣管受外力壓迫:由于腫大的淋巴結,腫瘤或囊腫的壓迫,支氣管管腔堵塞,空氣不能進入肺組織,擴大的左心房及肺動脈可壓迫左總支氣管導致左肺不張,北京兒童醫院常見病例屬于腫瘤型支氣管淋巴結結核引起的肺不張;還曾見2例高位室間隔缺損的患兒,其左室血直接經缺損入肺動脈,以致肺動脈擴大,壓迫左總支氣管,引起全左肺不張。
2,支氣管或細支氣管內的梗阻 支氣管內腔被阻塞,可有下列幾種情況:
(1)異物:異物堵塞支氣管或細支氣管引起大葉性或肺段性肺不張,偶有異物堵塞氣管或主支氣管引起雙側或一側肺不張。
(2)支氣管病變:支氣管粘膜下結核,結核病肉芽組織,白喉偽膜延及氣管及支氣管。
(3)支氣管壁痙攣及管腔內粘稠分泌物堵塞:嬰兒的呼吸道較狹小,容易被阻塞,患肺部炎癥性疾病如肺炎,支氣管炎,百日咳,麻疹等及患支氣管哮喘時,支氣管粘膜腫脹,平滑肌痙攣,粘稠分泌物可阻塞呼吸道引起肺不張,此類病因多見于冬春季,故肺不張的發病也以寒冷季節為多,止咳藥如阿片,阿托品等既能減少自然的咳嗽,又能使分泌物變稠,都可增加梗阻,故不可濫用。
脊髓灰質炎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膈肌及胸部肌肉張力低下甚或麻痹時,支氣管分泌物不易咳出,在胸部手術進行較長時間的全身麻醉,深麻醉或外傷性休克的情況下,由于刺激引起支氣管痙攣,加以支氣管分泌物本來有所增加,如咳嗽反射遭受抑制或消失,分泌物更易堵塞管腔,引起肺不張。
毛細支氣管炎,間質性肺炎及支氣管哮喘時,常引起多數細支氣管的梗阻,初期表現為梗阻性肺氣腫,其后則一部分完全梗阻,形成肺不張,與肺氣腫同時存在。
根據支氣管鏡直接檢查的結果,可以闡明梗阻性肺不張的形成。
3,非阻塞性肺不張 除以上兩類外,近年來對非阻塞性肺不張越加重視,其主要原因為:
(1)表面活性物質(surfactant)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質由Ⅱ型肺泡上皮細胞生成,是一種磷脂蛋白質復合物,起主要作用的是二棕擱酰卵磷脂,表面活性物質襯覆在肺泡內面,具有降低肺泡的氣-液交界面表面張力的作用,有穩定肺泡防止肺泡萎陷的功能,如果表面活性物質缺乏則肺泡表面張力增大,肺泡回縮力增加,肺泡即萎陷,造成很多處微型肺不張(microatelectasis),肺表面活性物質缺乏可見于:
①早產兒肺發育不成熟;
②支氣管肺炎特別是病毒肺炎致表面活性物質生成減少;
③創傷,休克等初期發生過度換氣,迅速消耗了表面活性物質;
④吸入毒氣或肺水腫等使表面活性物質破壞及變性,正常肺的表面張力為6達因/cm,而表面活性物質缺乏時,呼吸窘迫癥嬰兒的表面張力可達23達因/cm。
(2)另一種非阻塞性肺不張可能與肺終末氣道神經肌肉結構有關:不少學者證實,遠離氣道直到肺泡管及肺泡囊有一種肌彈力纖維,系平滑肌和彈力纖維交織在一起,受植物神經控制,當劇痛如肋骨骨折及手術時,或支氣管受強烈刺激如行支氣管造影時,肌彈力纖維收縮可造成肺不張,特別是大片肺萎陷。
(3)呼吸過淺:如手術后及應用嗎啡,或昏迷與極度衰弱的病人均可見呼吸淺表,當肺內壓力減低到不足以抗拒局部表面張力時,就可逐漸引起肺泡關閉與肺不張,鼓勵手術后病人深呼吸可防止肺泡關閉,或可使因呼吸表淺而關閉的肺泡重新開放。
總之,肺不張在小兒發病數較高,其病因以毛細支氣管炎,支氣管炎,哮喘,支氣管淋巴結結核,多發性神經根炎,支氣管異物及手術后較多見,此外,還可見于吸入性肺炎,支氣管擴張,顱內出血,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癥,先天性心臟病,腫瘤等。
新生兒肺不張治療前的注意事項?
(1)加強胸部物理治療
(2)氣管內沖洗及氣管內溫濕化
(3)選用比一般略細不帶密封氣囊的氣管導管
(4)機械通氣加用呼氣末正壓(PEEP),撤機、拔管前后靜脈推注地塞米松、吸痰、霧化、拍背、翻身等。
一、去因療法
1、取出異物,
2、應用抗生素:宜采用抗菌藥物,一般先肌注青霉素,無效時可改用其他抗菌藥物。
3、清除分泌物:
(1)霧化吸入,吸取氣管分泌物
注意事項:須多變動病兒的體位,或拍背。
(2)必要時施行支氣管窺視術及吸引分泌物。
4、表面活性物質替代療法:從人的羊水中提取表面活性物質,滴入或噴入患兒肺部。
5、其他:進行抗結核治療等。
二、對癥治療
1)藥物:可用支氣管擴張藥、消炎藥以及化痰止喘藥。
(2)給氧和人工呼吸:為改善缺氧,應供足氧氣。
使用人工呼吸器的指征:吸入氧濃度已達60%,而血氧含量仍在60毫米汞柱以下,血二氧化碳含量在75毫米汞柱以上,血pH小于7.2。
(3)糾正酸中毒和電解質紊亂:
呼吸性酸中毒:適合的氧氣療法
嚴重代謝性酸中毒:用5%碳酸氫鈉溶液治療。
血鉀高:用碳酸氫鈉,效果不好可用15%~25%葡萄糖靜滴,每4克葡萄糖中加1單位胰島素。
三、輔助治療
(1)體溫不升者進行保暖。
(2)及時喂奶,不能吃奶者靜脈補充液體和高營養液。
以上是給大家介紹的新生兒肺不張的一些主要原因級治療方法,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幫助大家在更好的認識這種疾病的同時也能夠做好生活中的一些預防。如果大家有發現不適的情況發生,一定要及時到醫院接受更加詳細的檢查,這樣發現問題也能夠及時的接受治療,康復起來也會順利很多。最后祝大家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