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小孩反應性關節炎能自愈嗎 反應性關節炎可以引起增生嗎
反應性關節炎是一個比較難纏的疾病,而且它的疾病程度會隨著天氣的改變而改變,大多數的關節炎患者都體現著膝關節上,反應性關節炎的發病時間不規律,而且發病時間比較疼痛,因此,很多患者不得不長期的吃止痛藥來緩解疼痛,反應性關節炎會自愈嗎?
反應性關節炎不能自愈,需要去醫院檢查治療。關節炎臨床表現輕重不一,可為一過性單關節受累,也可出現嚴重的多關節炎,甚至伴有明顯的全身癥狀或眼炎及心臟受累等關節外表現。引起反應性關節炎的常見微生物包括腸道、泌尿生殖道、咽部及呼吸道感染菌群,甚至病毒、衣原體及原蟲等。這些微生物大多數為革蘭染色陰性,具有粘附黏膜表面侵入宿主細胞的特性。
在多數病例,關節炎之前幾天至數周有腸道、泌尿生殖道或呼吸道感染史,以及這些感染的細菌學證據。但是少數患者并無明確的病史。臨床上,反應性關節炎可因致病菌種類而表現出各自不同的臨床及實驗室特征。
反應性關節炎的治療:
反應性關節炎的發病誘因、病情程度及復發傾向因人而異。因此,治療上應強調個體化及規范化的治療。
1.一般治療 反應性關節炎患者應適當休息,減少受累關節的活動,但又不應當完全制動,以避免失用性肌肉萎縮。外用消炎鎮痛乳劑及溶液等對緩解關節腫痛有一定作用。
2.非類固醇抗炎藥 非類固醇抗炎藥(NSAIDs)為反應性關節炎的首選藥物。根據關節炎的程度不同,可選擇性給予雙氯芬酸25~50mg,3次/d,或萘丁美酮(瑞力芬)1.0g,1次/d,或羅非昔布25mg,1次/d,或塞來昔布(西樂葆)100mg,2次/d。其他NSAIDs如美洛昔康(莫比可)、舒林酸(奇諾力)、布洛芬(芬必得)等也可選用。但是,用藥過程中應定期復查血常規及肝轉氨酶,避免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
3.糖皮質激素 一般不主張全身應用糖皮質激素(簡稱激素)治療反應性關節炎。國外應用激素的適應證相對較松,但是,國內掌握較嚴的傾向可能更為恰當。關節炎本身不是應用激素的指征。對應用NSAIDs無明顯效果,而且癥狀嚴重的關節炎患者,可給予小劑量潑尼松10~20mg/d,短期應用,癥狀緩解后盡快減量。在潑尼松減量過程中加用NSAIDs,有利于癥狀的控制。
4.慢作用抗風濕藥及免疫抑制劑 近幾年的研究表明,慢作用抗風濕藥(SAARDs)對反應性關節炎有較好的治療作用。柳氮磺吡啶2~3g/d,分三次服用,對慢性關節炎或伴有腸道癥狀者均有較好的療效。羥氯喹、沙利度胺(反應停)等對本病的治療尚無成熟經驗。
5.抗生素 對于從尿、便及生殖道分離或培養出細菌的患者,應給予對革蘭陰性菌敏感的抗生素或根據藥敏試驗進行治療。最近的一項多中心、隨機、雙盲對照研究發現,環丙沙星對衣原體誘導的反應性關節炎有較好的治療作用。對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的反應性關節炎則采用青霉素或紅霉素治療。但是,反應性關節炎患者是否應長期應用抗生素尚無定論。
研究證明,一旦出現反應性關節炎,抗生素并不能阻止關節內病理過程。因此,反應性關節炎患者的抗生素治療的目的在于控制感染,而不是治療關節炎本身。
反應性關節炎的治療方法有很多,但是能不能治愈是很難講的,目前關節炎的治愈率是比較低的,只能說最大限度的阻止疾病的發展并減少患者的疼痛,因此,長期的用藥是無法避免的,在治療期間,反應性關節炎患者還應做好護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