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先天性髖關節脫位能撐到60歲嗎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能走路嗎
小兒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是一種嚴重危害兒童身心健康的疾病,而且在我們生活中是比較常見的。那患上小兒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有什么癥狀呢?小兒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又應該如何治療呢?
小兒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癥狀
1、當小兒患上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話,則會導致小兒大腿內側的皮膚皺褶不對稱,而且患側的皮皺比較多。
2、患兒會陰部增寬,雙側脫位時更為明顯。
3、患者髖關節活動少,活動時受限。蹬踩力量較健側弱。常處于屈曲位,不能伸直。
4、患者肢體短縮。
5、小兒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患兒,則有時下肢會出現彈響聲或者是彈響感,從而會使得患兒出現哭鬧情況。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并發癥
髖關節脫位,尤其是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治療后出現的併發癥大多與手法粗暴、牽引不夠,手術指征未掌握,未弄清阻礙復位因素和固定不當等原因所致。多數可以避免。
常見并發癥
(一)再脫位
常因阻礙復位因素未消除。X線出現假象,換石膏時不小心,前傾角過大或髖臼發育不良,因而即使復位后,還是較易再脫位。
(二)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這類併發癥主要是由于手法粗暴或手術創傷過大,損傷了股骨頭的血供;固定時強力極度外展;復位前牽引不夠或內收肌、髂腰肌未松解,復位后股骨頭受壓過度及還有一些原因不明。
(三)髖關節骨性關節病
這個癥狀屬于小兒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晚期才會有的一種癥狀,而且如果年齡較大的時候最手術的話,則往往在成年互毆難以避免出現這類并發癥。
(四)股骨頭骨骺分離
股骨上段骨折,坐骨神經損傷等 這些均為牽引不足,復位時使用暴力或麻醉太淺等原因引起,一般均可避免。
小兒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治療方法
對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治療應強調早期診斷,嬰兒期的治療效果最佳,年齡越大效果越差,一般認為2~3歲后治療,即使非常成功。于35歲以后,都將發生髖關節痛,因此大多數學者強調要對新生兒進行普查,以便早期診斷與治療是獲得痊愈的重要措施。
畸胎性脫位,目前尚無良好的治療方法,一般需作切開復位,但效果不好。典型性先天性髖脫位,若能早期正確治療,在正常功能刺激下,發展成正常髖關節可能性很大。
在3歲以內治療者,有很高治愈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股骨頭和髖臼的骨性成份增加,可塑性減少,病理變化加重,雖經正確治療,功能難于達到正常。
小兒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手術后并發癥
1、傷口感染、愈合不良
應定期觀察傷口情況,術中放置引流管。放置皮下積液。預防性應用抗菌素,術后定期換藥。
2、術后股骨頭壞死情況
目前國內外治療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股骨頭壞死情況均較常見。有報道其發生率在30%以上,甚至到達50%左右,也是目前難以解決的問題。
3、復位后再脫位
即髖關節再脫位的情況。無論經過任何治療方法的患兒均有再脫位的情況發生,一旦發生再脫位的情況必須先分析原因,并將治療方法進行升級,一旦出現需要再次行手術治療,可能需要進行三聯截骨手術完全改變髖臼朝向。
4、內固定斷裂
術后可能出現內固定松動,由于外傷等原因造成內固定斷裂。一旦出現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必要時再次手術治療。
5、皮膚壓瘡
患兒經過石膏固定治療后多少均會出現皮膚壓瘡,一旦石膏壓迫解除后壓瘡均可以通過換藥、消毒等措施經過1周時間治愈。無需特殊處理。
小兒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飲食
1、應增進營養,多食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如魚類、雞蛋、豆制品等及適當增加鈣質。多飲水,多食蔬菜、水果,如青菜、芹菜、香蕉等。
2、忌食剌激性食物
如辣椒、芥末等,香煙、飲酒等嗜好應戒除。
小兒先天性髖關節脫位預防
一、家庭護理要點
1、寶寶睡的床褥要選稍微硬一些的,以防小屁股沉下去,對病情康復不利。
2、患兒的褲子要稍大一些,最好是有背帶的那種,這能使寶寶自由地活動腿腳,伸展髖關節和膝蓋。
二、日常關注要點
1、平時抱或背患兒的時候,要注意使他的腿向左右兩邊充分打開。
2、寶寶學會站立后,留心其兩腿是否有長短。
以上就是有關于小兒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一些癥狀以及治療小兒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一些方法。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此也是有所了解了。因此,當發現寶寶屬于小兒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話,則一定要及時進行治療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