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下列哪項不是產后出血的病因 產后出血的病因及處理措施
每一位媽媽都是辛苦的,每一位媽媽都是偉大的。這句話是一點兒都沒有錯的,因為媽媽在生孩子的的那種痛苦是我們一直都不知道的。同時還伴隨著很多潛在的危險,今天我們要為大家介紹的產后出血這個概念。
胎兒娩出后24小時內出血量超過500ml者稱為產后出血,80%發生在產后2小時內。晚期產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時以后,在產褥期內發生的子宮大量出血,多見于產后1-2周。產后出血是分娩期嚴重的并發癥,是導致孕產婦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在我國產后出血近年來一直是引起孕產婦死亡的第一位原因,特別是在邊遠落后地區這一情況更加突出。產后出血的發病率占分娩總數的2%-3%,由于測量和收集出血量的主觀因素較大,實際發病率更高。
發病原因與發病機制
產后出血的發病原因依次為子宮收縮乏力、軟產道裂傷、胎盤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礙。四大原因可以合并存在,也可以互為因果。
宮縮乏力
是產后出血最常見的原因,占70%。子宮肌纖維的解剖分布是內環、外縱、中交織。正常情況下,胎兒娩出后,不同方向走行的子宮肌纖維收縮對肌束間的血管起到有效的壓迫作用。如果出現子宮肌纖維收縮無力即宮縮乏力則失去對血管的有效壓迫作用而發生產后出血。常見的因素有:1)全身因素:產婦因對分娩過度恐懼而極度緊張,尤其對陰道分娩缺乏足夠信心則可以引起宮縮不協調或宮縮乏力。此種情況在臨產后可能需要使用鎮靜劑及麻醉劑等將引增加產后宮縮乏力而引起產后出血。2)產科因素:產程過長造成產婦極度疲勞及全身衰竭,或產程過快,均可引起子宮收縮乏力;羊水過多、巨大兒及多胎妊娠使子宮肌纖維過度伸展,產后肌纖維縮復能力差,多次分娩而致子宮肌纖維受損,均可引起子宮收縮乏力。子癇前期(重度)、嚴重貧血、宮腔感染等產科并發癥及合并癥使子宮肌纖維水腫而引起子宮收縮乏力。3)子宮因素:子宮肌纖維發育不良,如子宮畸形或子宮肌瘤等。
看了上面的原因,我想很多人對媽媽敬愛的層次上到最高的位置,因為懂得感恩。產后出血也屬于當中的危險之一,所以準爸爸的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的妻子。祝愿每位準媽媽都能順利產下一個健康的小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