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臀部濕疹癥狀及發病原因 濕疹性皮炎的發病原因和注意事項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炎性皮膚病,主要以皮疹損害處具有滲出潮濕傾向而故名,對于此病容易復發,需要做到一次性治療痊愈,濕疹在臨床上的表現,是變幻多端的,可以根據發病過程中的癥狀將濕疹分為急性、中性和慢性等三個階段。
急性濕疹的損害多形性,初期為紅斑,自覺灼熱、瘙癢。繼之在紅斑上出現散在或密集的丘疹或小水皰,搔抓或摩擦之后,搔破而形成糜爛、滲液面。日久或治療后急性炎癥減輕、皮損干燥、結痂、鱗屑,而進入亞急性期。慢性濕疹是由急性、亞急性反復發作不愈演變而來,或是開始時即呈現慢性炎癥,常以局限于某一相同部位經久不愈為特點,表現為皮膚逐漸增厚,皮紋加深、浸潤,色素沉著等。主要自覺癥狀是劇烈瘙癢。
濕疹雖有上述的共同臨床表現,但不同部位的濕疹,其皮損形態也有一定差異。如外耳道濕疹易伴發真菌感染,乳房濕疹常見于哺乳期婦女,常有皸裂而伴疼痛。肛門、陰囊濕疹常因搔抓、熱水皂洗而至急性腫脹或糜爛。小腿濕疹常致潰爛,不易愈合等。
濕疹的病因及發病機制相當復雜,涉及體內、外多種因素。是發生在皮膚的一種遲發型變態反應。本病常發生于具有過敏素質的個體。凡有此素質的人,對體內外各種致敏物質,如食物中蛋白質,尤其是魚、蝦、蛋類及牛乳,還有化學物品、植物、動物皮革及羽毛、腸道中寄生蟲,感染灶等的作用較正常人容易發生過敏反應。有的甚至連日光、風熱、寒冷等物理刺激皆可誘發濕疹。此外,濕疹的發生,有時還可能與神經功能障礙、內分泌失調、消化不良、腸道疾病、新陳代謝異常等有一定的關系,總之,濕疹的易復發原因與患者敏感性增高及致敏物質的多源性密切相關。
對于小兒濕疹疾病,需要做好預防措施,治療時需要了解其發病原因,做好對癥下藥,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主要以清淡食物為主,避免不良因素等等刺激,對于病情嚴重的需要及時進行治療,不可因為病種小不重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