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推背拔罐后要注意什么 拔罐放血注意哪些事項
在日常生活當中,大家需要注意自己的保健方式,現在社會有很多的人會關注養生,有很多的人喜歡拔罐,但是,要注意拔罐的一些事情。若是不當還會造成皮膚燙傷平時應該注意避風,那么,拔罐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大家需提前了解。
注意事項。
1、 拔罐時,室內需保持20℃以上的溫度。最好在避風向陽處。
2、 患者以俯臥位為主,充分露施術部位。
3、 拔罐時的吸附力過大時,可按擠一側罐口過緣的皮膚,稍放一點空氣進入罐中。初閃拔罐者或年老體弱者,宜用中、小號罐具。
4、 拔罐順序應從上到下,罐的型號則應上小下大。
5、 一般病情輕或有感覺障礙(如下肢麻木者)拔罐時間要短。病情重、病程長、病灶深及疼痛較劇者,拔罐時間可稍長,吸附力稍大。
6、 針刺或刺血拔罐時,若用火力排氣,須持消毒部位灑精完全揮發后方可拔罐。否則易灼傷皮膚。
7、 留針拔罐時,要防止肌肉牽交牽拉而造成彎針或折針,發現后要及時起罐,拔出針具。
8、 拔罐期間應密切觀察患才的反應,若出現頭暈惡心嘔吐、面色蒼白、出冷汗、四肢發涼等癥狀,甚至血壓下降、呼吸因難等情況,應及時取下罐具,將患者仰臥位平放,墊高壯舉部,輕者可給予少量溫開水,重者針刺入中、合谷。必要時,可用尼可剎米每次0.5g,肌注射或靜注;或用咖啡因2ml肌注。
9、 拔罐時間過長或吸力過大而出現水泡時,可涂龍膽紫,覆蓋紗布固不定期。如果水泡較大,可用注射器抽出泡內液體,然后用利凡諾紗布外敷固定。
拔罐的方法與操作是治療的重要環節,在有條件的地方,可用鑷子夾住一小團棉球,蘸上95%的酒精(但不能太多,以濕潤為度)左手握住罐體,罐口朝右下方向,隨后把燃著的棉球伸入罐內燃燒l-2秒鐘,快速取出,左手緊急把罐體送往穴位。注意在送往穴位的過程中,勿將罐口對準穴位,以免空氣進入罐內,而是用罐底朝前去接近穴位,接觸皮膚時,順勢快捷地將罐口扭轉扣到穴位上,這樣就緊緊吸住了。還有一種方法較為易用,就是取面粉10克,用水攪和成面團,捏成比罐口大的圓薄餅,貼到皮膚上,然后,用一團正燃燒旺盛的紙迅速丟進罐內,立即把罐蓋在面餅上,這樣吸引力更大,對第一次使用者來說,這樣可防止因不慎燒傷皮膚。
感冒是外感風邪侵襲人體的一種外感疾病,所以應選用祛風邪解表證的穴位,常用撥罐的部位是選三大穴位,一個是大椎穴,另二個分別是肺俞、風門穴,每天選穴兩個,三個穴位交替選用。
拔罐的時間也很重要,大火罐吸力較強,每次可以撥5-10分鐘,小罐吸力相對弱,每次可以拔10-15分鐘,早晚各一次,堅持3-5天。
平時大家需要注意一些拔罐的方式,而且要注意順序,要注意的一些身體疾病,而且患有皮膚疾病的人群,最好不要拔罐,很多的時候容易造成皮膚受到影響,平時應該注意全面的進行調理,而且,也要注意保管的類型,合理選擇拔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