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胎位不正怎么矯正圖解 胎位不正怎么矯正最快艾灸
很多準媽媽在產檢時發現胎位不正,心里都會“咯噔”一下。這可怎么辦?別急,胎位不正也沒大家想象中那么恐怖。
所謂的正常胎位就是寶寶臉朝內,頭下臀上,雙臂雙腳收縮胸前。除了這種胎位以外,其他體位都屬于胎位不正。一般分為:
臀位:
胎兒頭在上,臀在下,臀、足或膝先露。
橫位:
胎兒橫臥于宮腔,與母體垂直,根據胎頭在母體左或右側及肩胛骨朝向前或后方。
枕后位:
寶寶雖然腦袋也是朝下,但后腦勺不是朝前,而是朝后。這種情況會給順產帶來一定不便,不過好歹大部分寶寶還是可以順產的。
導致胎位不正的原因有很多,子宮畸形、肌瘤、胎盤大小和位置,子宮的形狀、胎盤前置,著床位置和胎兒大小以及羊水多少、多胞胎妊娠都可以導致寶寶胎位不正。
如果媽媽發現胎位不正了,應該怎么糾正呢?
妊娠28周后經腹部、陰道、B超檢查可檢查是否為異常胎位。妊娠28周以前,由于羊水相對較多,胎寶寶又比較小,在子宮內活動范圍較大,所以位置不容易固定。妊娠32周以后,寶寶生長迅速,羊水相對減少,此時胎寶寶的姿勢和位置相對固定。所以在孕32周以后,如果寶寶還是“胎位不正”就基本上等于確定了,當然也不排除極少數胎寶寶來個“意外之舉”。所以胎位不正最佳的糾正時間為孕30-32周之間。
常用的胎位矯正方法:
胸膝臥位:
1. 孕媽媽跪在床上,采取跪伏姿勢,兩手貼住床面,雙腿分開與肩同寬。
2. 胸與肩盡量貼近床面,臉偏向一側。
3. 雙膝彎曲,大腿與地面垂直。維持此姿勢約兩分鐘,慢慢適應后可逐漸增加至5—10分鐘,每日做兩至三次。
小TIPS:這個動作只適用于孕30—34周的準媽媽調整胎位。
在孕7個月前發現的胎位不正,只要加強觀察即可。因為胎兒相對子宮來說還小,且母親宮內羊水較多,胎兒有活動的余地,會自行糾正胎位。做這個動作之前最好征求醫生的意見,每次要先解小便、松解褲帶。
艾灸至陰穴:
1.取平臥或取坐位,解松褲帶,用艾卷炙雙側至陰穴(小足趾外側),也可用激光照射至陰穴。
2.每日艾炙1—2次,每次15分鐘。
3.當出現胎動時,立即取胸膝臥位,有利轉胎。
小TIPS:同樣,這個動作也只適用于孕30—34周周之前的準媽媽調整胎位。每次持續時間不可過長,做這個動作的頻率也不要過高。連續做l周,如果胎動增多不明顯,表示該法無效。注意艾卷離皮膚不要太近,以免燒傷皮膚。
大多數寶寶在最后都會轉為正常胎位,媽媽們不要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聽從大夫給你專業建議和安排。作為媽媽無論是剖腹產還是順產、寶寶健康才是我們最關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