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手腳冰涼發燒怎么辦 身上燙手腳冰涼發燒
孩子發燒,一般全身滾燙,額頭、手心、腳心都是熱的。可有時,明明身上摸著很燙,腋下量體溫確定發燒,可手腳卻冰涼,有些孩子甚至出現寒戰。這是怎么回事?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發熱的原理。炎癥反應可導致下丘腦調節體溫升高,目的是抑制病原。發熱剛開始時是中心體溫開始升高,大多在幾小時達高峰,這一時期被稱為體溫上升期。嬰幼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在體溫上升期負責血管收縮舒張的神經容易發生功能紊亂,導致嬰幼兒四肢末端的小血管處于痙攣收縮狀態,所以手腳冰涼。
此時,不少家長第一反應是“捂”,以為捂一身汗就能退燒。殊不知,寶寶汗腺不發達,散熱困難,捂過了還容易造成“捂熱綜合征”,嚴重的可造成全身多器官損傷。
應對小兒發熱,家長要按不同階段進行相應處理:
1.體溫上升期:建議末梢保暖。當寶寶手腳冰冷,而腋下、額部、口腔等部位灼熱時,應懷疑是發熱,此時可以喂溫水,給寶寶穿上襪子,或者熱水泡腳,改善末梢循環,做好末梢保暖。這一時期不會持續太久,它提示寶寶體溫正在上升,通常1~2小時會發生高熱,家長應注意監測體溫變化。
2.持續高熱期:建議全身散熱。此時寶寶感覺很熱,可冰敷頭部,溫水擦浴或洗浴,喝足水。當體溫超過38.5度,可口服兒童退熱藥,如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但如果寶寶精神好,即使發熱,也不需馬上使用退熱藥物,因為發熱可限制病原體生長、繁殖,也是一種對抗感染的有益機制。
3.退熱期:多飲水。此時寶寶出汗多,家長應密切觀察患兒是否出現嚴重不適,多飲水,及時補充電解質(如口服補液鹽),避免患兒出現脫水、循環障礙或電解質紊亂。有高熱驚厥史的寶寶,家長應嚴密觀察體溫變化,積極退熱,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驚厥藥物。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