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乳腺癌骨轉移治療評估 乳腺癌骨轉移治療后的副作用有哪些
中晚期乳腺癌隨著病情的發展多會出線腦、肺、肝、骨的轉移,其中骨轉移最為常見,轉移率高到70%。雖然現在已經有不少的成功控制骨轉移的病例發生,但是盡早的治療還是關鍵。那乳腺癌發生骨轉移是怎樣的情況?
乳腺癌骨轉移常見情況
疼痛和壓痛,統計顯示90%的乳腺癌骨轉移患會出現疼痛和壓痛。患者在乳腺癌骨轉移早期壓痛呈輕度、具有間歇性,隨病情逐漸發展呈持續性、進行性加重,夜間尤嚴重,造成患者無法進入睡眠,從而影響工作和生活。
病理性骨折,有一部分病人甚至以骨折為乳腺癌首發骨轉移癥狀。當乳腺癌骨轉移出現于脊椎的時候骨轉移灶常導致椎體變形、塌陷及壓縮性骨折,伴有脊髓壓迫癥。
脊髓壓迫癥,一般前期會出現肢體麻木、刺痛,發冷或發熱,有的可伴有肌力下降或肌肉萎縮。當進入脊髓完全受壓期后,則發生截癱。病變水平以下感覺喪失,肢體癱瘓,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如便秘、尿失禁或尿潴留)。
化療、內分泌治療和分子靶向治療
為復發轉移性乳腺癌的基本藥物治療。復發轉移性乳腺癌選擇治療方案,要考慮患者腫瘤組織的激素受體狀況(ER/PR)、HER-2情況、年齡、月經狀態以及疾病進展是否緩慢。原則上疾病進展緩慢的激素反應性乳腺癌患者可以首選內分泌治療,疾病進展迅速的復發轉移患者應首選化療,而HER-2過表達的患者應考慮含曲妥株單抗的治療方案。基于乳腺癌骨轉移一般不直接構成生命威脅,且不合并內臟轉移的患者生存期相對較長,因此盡量避免不必要的強烈化療。乳腺癌骨轉移患者,如ER和PR陰性、術后無病間隔期短、疾病進展迅速、合并內臟轉移、對內分泌治療無反應者應考慮化療。
放射治療
放射治療是乳腺癌骨轉移姑息性治療的有效方法,用于乳腺癌骨轉移治療的主要作用是緩解骨疼痛、減少病理性骨折的危險。放射治療包括體外照射與放射性核素治療。
手術治療
診療過程中是否選擇手術治療、選擇何種手術治療方法是臨床醫生經常面對的問題。最重要的是,早期發現骨轉移、評估長骨和脊柱潛在病理骨折的風險。乳腺癌骨轉移的手術指征:預期生存期大于4周、病理骨折或者脊髓受壓、骨病灶直徑大于2.5cm、骨皮質破壞大于50%。
止痛治療
非甾體類抗炎藥是骨轉移止痛治療的基礎用藥,當止痛效果不佳或出現中重度疼痛時,推薦合用阿片類止痛藥。按時應用阿片類緩釋劑,有利于持續緩解疼痛。對頻繁發作的突發性疼痛可增加止痛藥的按時用藥劑量。控制突發性疼痛的主要方法是備用速效或短效止痛藥,單次用藥劑量一般為日用劑量的5%~10%。難治的突發性疼痛患者,可考慮使用患者自控藥泵法給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