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如何讓寶寶快速入睡的小方法 如何哄寶寶快速入睡的方法
要想讓寶寶快速入睡,首先要了解寶寶的天生氣質以及睡眠特性,并逐步建立一套符合寶寶生理時鐘與家庭作息的睡眠模式,方可培養寶寶在舒適、安心的狀態下自然入睡。
1、觀察睡意暗示行為
當寶寶產生睡意時會發出暗示訊息,例如:揉眼睛、打呵欠,薛惠珍護理長建議家長可連續觀察1~2周后,了解寶寶的生理作息,再來制定適宜的睡眠時間,在寶寶容易感到睡意的時間培養自行入睡的習慣,將可以更快獲得成效,也可免除家長的挫折感。
如果寶寶的生理時鐘無法與家庭作息配合,家長可藉由分別列出寶寶與家庭作息周期表,了解其中差異,慢慢將時間差調整至雙方皆可接受的范圍。
2、營造舒適睡眠情境
光線:建議家長可利用明亮與昏暗的光線幫助寶寶辨別醒著與入睡的環境差異,提醒家長白天可拉上窗簾減少光照度,夜晚則關掉室內燈光,僅保留一盞小夜燈供夜間探視使用,若寶寶半夜醒來也不易感到驚恐。
溫度:室溫保持25℃上下是最舒適的溫度,家長不要給予寶寶穿著過多衣物,以免因流汗造成不適影響睡眠。
雜音:睡前1小時盡量保持居家寧靜的氣氛,若家長未一同入睡,應盡量減少雜音擾亂寶寶睡眠。不需要在寶寶睡眠時刻意保持絕對安靜的環境,以免養成寶寶對雜音更加敏感。
寢具:輕柔的寢具可提供舒適的觸覺感受,對于幫助寶寶入睡具有正面效果,但須注意床的四周不可放置容易造成窒息的厚重棉被或繩索,以免在家長離開時發生意外。
3、建立規律就寢模式
寶寶睡前1個小時可以開始進行一連串ending儀式,例如:洗澡、喝奶、刷牙、換穿睡衣、說床邊故事、聽音樂、道晚安等等,透過規律的睡前儀式,等于是對寶寶下達「做完這些事就要睡覺」的指令,協助寶寶自然而然養成入睡認知。
4、給予適當安撫替代
不抱不搖,不代表完全不給予安撫,畢竟這個階段的寶寶還是很需要父母的關愛,親密的親子關系對于寶寶的心理發展亦有正面幫助,不過安撫的方式仍應朝向幫助寶寶逐漸習慣自行入睡的方向進行。
①溫柔撫觸
在寶寶入睡前或睡眠中醒來時,家長可利用緩慢且輕柔的方式輕拍或是按摩寶寶的身體,幫助寶寶穩定情緒快速入睡。
②輕柔音樂
寶寶的聽覺反應特別靈敏,家長在睡前可播放輕柔的音樂,如:水晶音樂、海潮聲,制造愉快的睡眠氛圍。
③和緩語調
大多數寶寶都很喜歡聆聽媽媽的聲音,睡前不妨為寶寶吟唱搖籃曲或是在耳邊輕語,讓寶寶在充滿安全感的情境中進入睡眠。
④安撫小物
家長在培養寶寶自行入睡的階段,可以挑選數樣柔軟的玩偶或是小被子當作寶寶的安撫替代物,若寶寶在夜間醒來,較容易自行安撫入睡,安撫小物不應只有唯一選擇,如過度依賴某件安撫替代物,將來可能必須再次面臨戒除依賴安撫物的問題。
有奶睡習慣的寶寶可以適當使用安撫奶嘴,但家長仍須在寶寶入睡后立即拔除,以免對奶嘴產生過度依賴。
5、漸進縮短貼身陪伴
無論新生兒或已習慣被抱哄的寶寶,都適合采用漸進式縮短陪伴來幫助寶寶學習自行入睡的能力。一開始家長可以采取躺著摟抱的方式,輔以言語及肢體安撫,等寶寶 逐漸習慣之后,再慢慢縮短陪伴時間以及肢體碰觸,例如從一開始緊抱入睡,慢慢拉開身體的距離,以分床或分房為最終目標。
6、不要讓恐懼感陪伴寶寶入睡
雖然讓寶寶自行入睡的好處多多,但仍不適合使用過度激進的方式,以免寶寶受到緊張氣氛干擾反而更不易入睡;在寶寶學習自行入睡的過程中,應堅守不責罵、不施壓的態度,避免在寶寶心中留下不愉快的陰影。
另外,有些家長喜歡利用恫嚇方式強迫寶寶盡快入睡,「虎姑婆愛吃不睡覺的小孩」、「再不睡就叫大野狼把你抓走」等等,不建議家長采取這類做法,睡前故事也應挑選較溫馨的內容,以免過度強烈的刺激會影響寶寶的神經系統,對寶寶產生心理壓力,造成寶寶不敢入睡或是睡不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