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護理ppt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護理查房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是一種傳染性疾病,可通過母親傳播給胎兒,嚴重危害胎兒的健康。該病是導致孕產婦跟胎兒死亡的原因之一,也是孕婦中一種較為常見的并發癥,總發病率約為0.8%~17.8%。肝炎的病毒類型不同,發病率也有所差異,其中乙型病的最為常見。那患上該病的人,究竟會有哪些癥狀出現呢?下面來了解一下吧。
患上該病的人,開始主要表現為與早孕反應無關且其他原因無法解釋的惡心、食欲下降、嘔吐、厭油、肝區疼痛等癥狀。隨病情發展跟病情嚴重的加重,患者會有發熱、乏力、肝功能衰竭以及黃疸等癥狀。另外,由于該病病毒的類型有多種,所以疾病潛伏期、病情程度以及癥狀也有所差異。
以上就是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可能會出現的相關癥狀,發現這些癥狀時,建議患者及時就醫治療。那該病有哪些治療的方法呢?具體如下所述。
1、抗病毒治療
該病抗病毒治療的藥物有替諾福韋、干擾素、替比夫定等核苷類藥物,不過這類治療最好在孕前進行。另外,使用干擾素治療的女性,在停藥后6個月可以考慮懷孕,使用替諾福韋以及替比夫定等藥物的女性,在懷孕后可繼續使用,但需加強監測。
2、保肝治療
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葡醛內酯、多烯磷脂酰膽堿等保肝藥物來進行治療。另外,若是有嚴重黃疸或是出血傾向,那么可給予維生素K。若是病情較重,食欲較差或是嘔吐嚴重影響了進食,那么需靜脈滴注維生素C。
綜上所述,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會有厭油、肝區疼痛、黃疸、發熱等癥狀出現。發現這些癥狀時,建議患者及時去進行實驗室、病原學等多方面的檢查。其中通過病原學檢查,可以檢測出各種類型肝炎病毒的抗原跟抗體,然后幫助判斷患者是否存在感染。查明情況之后,需為患者進行保肝、抗病毒等方面的治療。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