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kk44u"><menu id="kk44u"></menu>
  • <menu id="kk44u"></menu>
    <xmp id="kk44u"><optgroup id="kk44u"></optgroup>
  • <nav id="kk44u"><code id="kk44u"></code></nav>

    2024帕金森病典型臨床癥狀與體征 帕金森病人的臨床癥狀及體征

    帕金森病是老年人的常見病,此病的發生和患者的神經系統有關。我們經常看到有些老年人手容易顫抖、拿東西不穩,這些都是帕金森病的臨床表現。那么帕金森病還有哪些癥狀呢?下面就給大家具體介紹一下帕金森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

    (1)震顫:震顫是因肢體的促動肌與拮抗肌節律性(4~6Hz)交替收縮而引起,多自一側上肢遠端開始,逐漸擴展到同側下肢及對側上下肢。下頜、口唇、舌及頭部一般均最后受累。上肢的震顫常比下肢重。手指的節律性震顫形成所謂“搓丸樣動作”。在本病早期,震顫僅于肢體處于靜止狀態時出現,做隨意運動時可減輕或暫時停止,情緒激動使之加重,睡眠時完全停止。強烈的意志和主觀努力可暫時抑制震顫,但過后有加劇趨勢。

    (2)強直:促動肌和拮抗肌的肌張力都增高。當關節做被動運動時,增高的肌張力始終保持一致,而感均勻的阻力,稱為“鉛管樣強直”。如病人合并有震顫,則在伸屈肢體時感到在均勻的阻力上出現斷續的停頓,如齒輪在轉動一樣,稱為“齒輪樣強直”。以頸肌、肘、腕、肩和膝、踝關節活動時肌強直更顯著。注意讓患者放松,克服其不自覺的“協助”。由于肌肉強直,病人出現特殊姿勢。頭部前傾,軀干俯屈,上臂內收,肘關節屈曲,腕關節伸直,手指內收,拇指對掌,指間關節伸直,髖、膝關節均略為彎曲。疾病進展時,這些姿勢障礙逐漸加重。嚴重者腰部前彎幾乎可成為直角;頭部前傾嚴重時,下頜幾乎可觸胸。肌強直嚴重者可引起肢體的疼痛。

    (3)運動障礙(運動不能或運動減少):是帕金森病致殘的主要原因。既往認為運動不能系肌強直所致。自手術治療帕金森病后發現,手術可減輕甚至消除肌強直,但對運動減少或少動影響不大。臨床上肌強直、少動之間表現程度也不平行。目前認為運動減少與DA缺乏有關。

    2024帕金森病典型臨床癥狀與體征 帕金森病人的臨床癥狀及體征

    (4)姿勢保持與平衡障礙:最初帕金森報道時就提出姿勢與步態異常為本病的主要表現。Martin(1967)認為姿勢與步態的異常是由于伴隨主動運動的反射性姿勢調節障礙所致,可出現于帕金森病的早期。起步困難、步行慢、前沖步態、步距小,行走時,啟步困難,但一邁步后,即以極小的步伐向前沖去,越走越快,不能即時停步或轉彎,稱慌張步態。轉彎困難,因軀干僵硬加上平衡障礙,故當病人企圖轉彎時,乃采取連續小步使軀干和頭部一起轉向,由于姿勢反射調節障礙,患者行走常發生不穩、跌倒,尤其在轉彎,上下樓梯更易發生,立位時輕推(拉)患者有明顯不穩。因平衡與姿勢調節障礙患者頭前屈、前傾,軀干前曲、屈膝、屈肘,雙手置于軀干前,手指彎曲,構成本病特有的姿態。

    (5)其他:病人可出現頑固性便秘、大量出汗、皮脂溢出增多等。出汗可只限于震顫一側,因此有人認為出汗是由于肌肉活動增加所引起。皮脂溢出增多在腦炎后病人尤為顯著。少數病人可有排尿不暢。動眼危象是一種發作性兩眼向上竄動的不自主眼肌痙攣運動,多見于腦炎后震顫麻痹病人。病人也可有言語障礙,語音變低,發音呈暴發性,咬音不準,使旁人難于聽懂。相當一部分病人有認知障礙。晚期可有癡呆、憂郁癥。

    通過上述內容可知,帕金森病患者會表現出不自主的震顫和強直,有些患者還會出現姿勢保持與平衡障礙,病情嚴重的患者還會出現運動障礙,嚴重者可以致殘。由此可見,帕金森病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影響十分重大,希望患者及家屬能對此病引起重視。

    Tags:
    上一篇: 2022腦出血微創恢復期要多久 老年人腦出血微創過后恢復正常
    下一篇: 中樞神經系統血管炎 中樞神經系統血管炎治療
    黄色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