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慢性胃炎的鑒別診斷方法都有什么 慢性胃炎最可靠的診斷標準是什么
慢性胃炎從病理上來說是淋巴細胞出現浸潤,導致胃黏膜的層腺體出現萎縮、化生、瘤變等病理表現造成的。這類疾病具體可以分為萎縮性和非萎縮性兩大類,在剛發病時癥狀不明顯,因此極容易被忽視,但是經過以下幾類檢查就可以準確診斷。
1、胃液分析
由于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通常都會有胃酸分泌過多的癥狀,因此,對基礎胃液分泌量、五肽胃泌素、高峰泌酸量進行測定都會發現有降低的情況。而對于慢性淺表性胃炎,胃酸一般呈波動性變化。
2、血清學檢查
如果患者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酸分泌量降低,會造成G細胞大量分泌,導致血清中胃泌素的含量明顯上升,少數患者還會伴隨胃蛋白酶和內因子的分泌減少,有約75%的患者血清PCA會呈現陽性。
3、胃腸X線鋇餐檢查
胃腸X線鋇餐檢查具有靈敏度高的優點,可以清晰地觀察到患者胃黏膜出現的細微變化,對于萎縮性胃炎的診斷準確率極高,一般這類患者會表現出胃黏膜褶皺變平坦或者是消失。
4、胃鏡檢查
胃鏡檢查一般是聯合病理檢查一起進行。如果患者得的是淺表性胃炎,一般會發現胃黏膜上出現類似麻疹樣的改變,或者是有出現比較集中的紅斑。而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則會表現出胃黏膜變薄,可以觀察到底部青藍色的血管。
5、幽門螺旋桿菌檢查
由于幽門螺旋桿菌是導致慢性萎縮性胃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進行這類檢查不僅可以確定是否患病,對于種類的確定也有幫助。這類檢查成年人一般以抽血的形式進行,而兒童則是通過糞便檢查確定。
除了上述的幾種方式,對患者進行維生素B12水平測定、尿素呼氣試驗等檢查都對于疾病的確診有一定的幫助。在治療方面,對于沒有出現瘤樣病變的慢性胃炎,一般通過服藥進行控制,而對于癥狀較嚴重,或者存在癌變傾向的患者,建議進行手術。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