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脈絡膜血管瘤眼睛紅 脈絡膜血管瘤光敏劑
脈絡膜血管瘤對人的身體健康影響極大,因此要及時發現及時治療,以免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期。下面就為大家介紹脈絡膜血管瘤的治療方法吧。
(一)脈絡膜血管瘤的治療
彌漫型脈絡膜血管瘤治療困難。若無滲出性視網膜脫離可觀察,若出現視網膜脫離時,可試行播散氬激光光凝,或結合鞏膜外冷凝。廣泛而隆起甚高的視網膜脫離常使上述治療難以進行。也可嘗試切開后鞏膜,電凝脈絡膜后穿刺放出視網膜下液,眼內注入BSS或SF6、C3F8等氣體維持眼壓,再行激光或冷凝治療,但這一過程常發生出血性脈絡膜脫離和(或)漿液性脈絡膜脫離,使治療陷入另一困境。
孤立型脈絡膜血管瘤治療效果較彌漫型為好。無癥狀時可列為觀察對象。出現視力下降特別是黃斑視網膜滲出脫離時,應及時考慮治療介入。氬激光光凝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方法。光凝能封閉瘤體表面的滲漏血管,使滲漏不再或減少,視網膜下液逐步吸收,視網膜復位。值得注意的是光凝并非為了摧毀整個瘤體,封閉瘤體表面的滲漏血管是光凝的主要目的。過量的光凝會損傷視網膜,并導致瘤體表面過度機化,以后重復治療困難。光凝應依瘤體部位、大小和伴隨視網膜脫離高度不同而個性化。一般光斑直徑100~500mm,時間0.1~0.2s,輸出功能200~500mw,貼近視網膜瘤體處光凝能量較小,遠離視網膜瘤體處光凝能量可加大,一般以瘤體表面出現輕微光凝反應為合適。光凝密度以相互融合但不重疊為宜。有些病例瘤體緊鄰視盤,對視盤邊緣進行較小能量光凝并無大礙。若視網膜下液無吸收跡象,光凝可重復進行。
若伴高度視網膜脫離,無法辨清瘤體或無法產生光凝反應,可切開鞏膜放出視網膜下液后以BSS或SF6、C3F8等氣體注入玻璃體腔后再嘗試光凝。對伴高度視網膜脫離病例也可選擇玻璃體手術,通過眼內徹底引流視網膜下液,眼內光凝瘤體,硅油填充以利于術后的繼續光凝治療。近年來新出現的治療方式如經瞳孔透熱療法(TTT)和光動力治療(PDT)顯示了治療該病特別是位于黃斑下瘤體的優勢,其中PDT效果更佳。
局部低劑量的60Co和眼外直線加速器也可作為治療首選,促使視網膜下液吸收。因孤立型脈絡膜血管瘤多位于黃斑和視盤周圍,透鞏膜冷凍操作困難,且易嚴重損傷黃斑和視神經,臨床上很少采用。
(二)脈絡膜血管瘤的預后
無論何種方法治療脈絡膜血管瘤都普遍存在視網膜脫離復發的現象。瘤體較大,視網膜脫離廣泛者,視力預后較差。瘤體位于黃斑區或繼發青光眼者,視力預后更差。少數病人因無法控制的高眼壓而最終失明,甚至摘除眼球。
清楚的了解了脈絡膜血管瘤以后,在生活上要多加注意,倘若有此癥狀的,請及時到醫院進行治療,阻止病情的惡化。最后祝愿患者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