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兩歲寶寶斜頸怎么治療 1歲寶寶斜頸怎么治療
寶寶歪頭,稱為斜頸,也叫“先天性肌性斜頸”,會讓寶寶的頭和脖子朝一側歪。小兒斜頸若得不到及時糾正,患側面部軟組織可隨生長發育而進一步縮短,頸部深筋膜攣縮變厚,斜方肌變短,頸動脈鞘與血管攣縮,顱骨發育不對稱,頸椎甚至上胸椎出現側彎畸形。家長一旦發現孩子斜頸的癥狀很明顯,必須及時治療,以免造成后遺癥。
斜頸多與胎位有關
新生寶寶中約有2%會出現斜頸,這可能是胎兒的胎位所致。因為胎兒蜷曲在子宮內,隨著胎兒一天天長大,空間變得越來越小,胎兒的頸部就會逐漸扭曲起來,以協調身體,適應子宮內的空間。頸部扭曲的結果,就會造成頸部一側肌肉――胸鎖乳突肌逐漸被拉長,致使頸部兩側胸鎖乳突肌的長度出現差異。由于寶寶在子宮內頭向一側傾斜,脖子又在頭下面,這樣脖子的供血就被切斷了。這種情況導致某一側的胸鎖乳突肌出現攣縮和纖維變性。由于頸部兩側肌肉強度不一致,造成頭歪斜或轉向一側的現象。此外,斜頸的原因也與產傷有一定關系。
斜頸有先天性和后天性兩種
先天性斜頸斜頸的寶寶頭可能會歪向一邊,脖子動起來不靈活;或者脖子的一邊可能有一個小包。先天性斜頸通常在寶寶出生后的頭兩個月就能被診斷出來。
后天性斜頸在寶寶出生后的任何時間都可能出現,而且通常說明有更為嚴重的問題,比如腦瘤或脊髓腫瘤,需要給寶寶拍X線片或做其他檢查,來判斷寶寶是哪一種斜頸。還有一種后天性斜頸是家長總讓寶寶以同一種體位躺著,時間長了也會造成寶寶喜歡將頭部保持同一種姿勢,進而造成體位性斜頸。而體位性斜頸會造成頸部反復向一個方向扭曲,導致頸部另一側的肌肉逐漸變短。
治療斜頸有兩種方法
保守治療包括局部熱敷、理療、按摩和體位矯正。如果寶寶頸部較短的一側沒有摸到形似橄欖的小包塊,只要及時糾正寶寶的睡眠姿勢,盡可能保持寶寶頭部處于中位就可以了。如果寶寶頸部出現小包塊,家長就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在家給寶寶進行頸部按摩和伸展練習。也可以找運動理療醫生來幫助伸展寶寶的肌肉。按摩時使患兒仰臥,操作者一手將患兒的頭部托起,另一手用手指在肌肉攣縮處作按摩,每次10~15分鐘,然后提拉患側胸鎖乳突肌10~20下。當寶寶醒著的時候,家長可讓寶寶多趴著,這有助于鍛煉他的頸部肌肉。哺乳時,寶寶取患側臥位。睡覺時調整臥位位置,使陽光或燈光照在病側,發聲和發光的玩具以及電視機、錄音機等聲音也要來自病側,并可用枕頭墊在病側。母親坐位橫抱孩子時要讓病側向上,通過抬頭,訓練頸部的肌肉。只要發現得足夠早,努力地進行伸展練習,寶寶到1周歲時就應該能完全糾正過來。
手術治療如果寶寶到18個月大的時候肌肉還沒有恢復到正常的長度,動作幅度還不正常,家長需要帶他去看整形科醫生。醫生也許會推薦用手術來拉長那些肌肉。約15%的患兒必須做手術。還有一種情況,如果患兒不但頭頸歪斜,而且頭也睡偏,面部開始出現相應畸形時,就應果斷采取手術,即便患兒還不足1歲,也應手術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