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骨質疏松性骨折癥狀 骨質疏松性骨折診斷標準
骨質疏松性骨折特點屬于脆性骨折,好發于老年人好發部位在脊柱、髖部、肱骨近端、橈尺骨遠端。面臨問題有內固定松動、再次骨折、致殘率及致死率高。其治療措施為骨折和骨質疏松同時治療。
骨質疏松性骨折臨床表現
一般表現:出現壓痛、疼痛或原有疼痛加重。
特有表現:出現畸形、骨擦感、反常活動、功能障礙。
脊柱變形:身高變矮或駝背畸形。
骨質疏松性骨折的診斷與鑒別診斷
1.性別:女性多見,也可見于男性。
2.年齡:多見于60歲以上老年人。
3.外傷史:僅為輕微外傷或無明顯外傷史。
4.臨床表現:疼痛、畸形、功能障礙。
5.影像學檢查:一般要求拍正、側位X片合理應用CT、MRI、CT三維成像術技術。
6.骨密度檢查:雙能X線吸收法(DXA)。
7.實驗室檢查:血、尿常規,肝腎功能,血糖、鈣、磷、堿性磷酸酶,25(OH)D和甲狀腺激素等。
8.鑒別診斷:骨腫瘤,繼發性骨質疏松癥和骨病導致的骨折。
9.危險因素:
(1)主要危險因素:低骨密度、脆性骨折史、高齡>65歲、骨折家族史。
(2)次要危險因素:跌倒、抽煙、酗酒。性腺機能減退、早期絕經(<45歲)。藥物使用史。類風濕性關節炎、甲亢、甲旁抗。長期營養不良等疾病。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