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國家藥監局禁用茵梔黃的規定 茵梔黃禁用為什么醫生還開
新生兒黃疸,很多家長都給孩子吃過茵梔黃。但是,國家食藥監總局日前卻發布了修訂茵梔黃注射液說明書的公告,修訂后的說明書明確列舉了茵梔黃的不良反應、禁忌和注意事項,其中,明確表示新生兒、嬰幼兒禁用茵梔黃注射液。
一、茵梔黃為啥不能用呢?
茵梔黃口服液、茵梔黃顆粒和茵梔黃注射液,其中的主要成分都是茵陳、梔子、大黃(或黃芩)、金銀花提取物,這幾味中藥性苦寒,主要功能為清熱解毒,利濕退黃,用于肝膽濕熱導致的黃疸,癥狀為面目黃染,胸脅脹痛、惡心嘔吐、小便黃赤;以及急、慢性肝炎見上述癥候者。
但是新生兒和小嬰兒吃了茵梔黃制劑(或顆粒)不但可能會影響他的消化道功能,出現惡心、嘔吐、腹瀉都是常見的不良反應,而且還會使腸道微生態平衡失調。
看看中藥學的藥性解釋:
【茵陳】性微寒,味辛、苦。功效:清利濕熱,利膽退黃。【梔子】苦寒。功效:清熱、瀉火、涼血。【大黃】苦寒。功效:瀉熱毒、破積滯、行淤血。【金銀花】甘寒。功效:清熱解毒,疏散風熱。
這四味藥都屬于寒涼藥!難怪有一些觀點認為,茵梔黃對于新生兒來講,就是瀉藥,讓寶寶通過拉肚子的方式退黃疸。最后,黃疸是退了,但得不償失,寶寶的腸道平衡也被破壞了!
二、注射液被禁,口服液、顆粒可以用嗎?
同樣不建議使用。原因很簡單,無論注射液還是口服,藥物的成分都是一樣的,副作用基本一致,只是注射液給藥效率更高,不良反應更快,而口服的吸收率會慢一些,但依然會通過腸道吸收進入血液,最終引起不良反應。
三、新生兒黃疸,到底該怎么辦呢?
大部分為生理性黃疸,會自行消失。
大約85%的新生兒會出現黃疸,而且大多數會生理性的,通常表現為:寶寶出生2-3天出現,4-5天達到高峰,5-7天開始消退,2周內基本退完。早產兒一般3-4周以內,也會自行消失。
1、仔細觀察黃疸變化
黃疸通常是從頭開始黃,從腳開始退,而眼睛是最早黃,最晚退的。
盡管如此,看到寶寶身上的黃疸還沒有退,爸爸媽媽總是不能安心,怎么判斷寶寶黃疸的輕重呢?
爸爸媽媽可以在自然光線情況下,如果只是面部黃染就是輕度黃疸;如果軀干部皮膚黃染,為中度黃疸;如果四肢和手足心也出現黃疸,為重度黃疸。
也可以通過觀察便便:如果寶寶的便便變成陶土色,顏色越來越淡,應考慮病理性黃疸,這大多由先天性膽道畸形所導致的。
2、多吃多排便,幫助退黃疸
新生兒的輕微黃疸,一般會在10-14天內好轉,無須治療,最好的辦法就是充分喂養,增加胃腸蠕動,促進膽紅素從大便排出。新媽媽要做到勤喂奶,在24小時內喂奶8-12次,或者更多。
3、曬太陽
寶寶和媽媽出院回家后,白天可以讓寶寶裸露皮膚直接曬太陽。因為陽光中的藍光能夠讓膽紅素在光化反應下改變結構,便于被寶寶排出體外,幫助黃疸消退。寶寶夏天曬太陽最好選擇上午10點以前、下午4點以后陽光不強烈時進行。
但也有醫生認為陽光中藍光含量有限,作用不明顯,并且有寶寶皮膚被紫外線灼傷的風險。
4、照藍光
如果新生兒黃疸比較嚴重,醫生通常會給寶寶進行藍光治療:給寶寶脫光衣服,將他抱到一個具有特殊光線的箱子里照射。在這個過程中,寶寶的眼睛需要覆蓋保護起來。
另外,運用一些藥物也能在某種程度上幫助黃疸消退,特別原因引起的黃疸還有其他治療方法。
◆寶寶在出生后24小時以內出現黃疸。
◆黃疸程度重,不僅是面部,連寶寶的肚子、四肢都變黃了。
◆寶寶出現精神萎靡、嗜睡、拒奶、反應差、嘔吐等表現。
四、媽媽的常見疑問
1、新生兒黃疸正常值是多少?
新生兒黃疸的正常值,由于受到個體差異影響,目前還不存在統一標準。通常認為:
足月兒血清膽紅素<221μmol/L(12.9mg/dl),早產兒不超過256μmol/L(15mg/dl)是生理性黃疸。但具體還要醫生根據寶寶的胎齡、日齡、體重、有無高位因素等來綜合判斷,爸爸媽媽不能簡單以這個數值來自作主張,專業的事情還是要交給醫生來做。
2、聽說喝白開水和葡萄糖水可以幫助退黃,是嗎?
不推薦。葡萄糖是單糖,在腸道中不需要消化直接吸收,只增加血中葡萄糖含量,不會增加排便量,沒有退黃效果。
3、寶寶得了黃疸,還能喂母乳嗎?
新生兒出現黃疸時首先應該堅持母乳喂養,增加喂養次數,延長喂養時間。充分的喂養可以促進腸蠕動和排便,有利于退黃。如果是疾病導致的黃疸,就需要聽醫生建議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