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兒童保健藥品都有哪些 學齡期兒童保健的重點有哪些
孩子絕對是家庭的中心,大家都非常寶貝自己的孩子,也有很多家長在平時了解了一些兒童保健常識,并在家庭護理當中使用,但是其中有些兒童保健常識其實是不正確的,不利于兒童的健康成長。大家都來看看這些不正確的兒童保健吧。
1、 發熱的小兒給吃西瓜或酸牛奶:西瓜是夏季一種很好的清熱解暑食物,香甜可口,一般情況下老幼皆宜。但在小兒發熱生病時,千萬少吃或不要吃,因為它會加重病情,適得其反。酸牛奶能給小兒提供很好的營養物質,改善消化,但其在食用時或食用前是不能加熱的,這樣對于生病發熱的小兒是不宜的。
2、 發熱的小兒不給吃飯:工作中,經常會碰到這樣的情況:小兒一旦發熱,家長就不給其吃飯。這是大錯特錯的。發熱的小兒并不是不能吃飯,而是要根據病情咨詢醫生,看看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或少吃。
3、 兒童咳嗽或感冒不是“大病”:兒童感冒或咳嗽,大多數是呼吸道道疾病所致。然而對于小兒,容易并發肺炎、心肌炎、腎炎等嚴重疾病。到時再就診,就晚了。
4、梨子蒸冰糖治療小兒“咳嗽”:這是中老年人常用的“土方子”。對于小兒,平時作為預防,也沒有大礙。但是在小兒咳嗽時,尤其是有痰時,盡量不要吃或少吃為佳,以免使得病情加重或延誤治療時機。
5、 不咳嗽或不發熱就不是肺炎:小兒的各種臟器都處在生長發育時期,比較嬌嫩。其在生病時有其自身的特點,癥狀不典型,體征不典型。我們在工作中,見到許多小兒肺炎是不發熱或咳嗽的。
6、腹瀉的小兒仍正常飲用豆奶或牛奶:牛奶或豆奶是目前比較普遍的小兒主食。主要是它們的營養價值高,蛋白質含量高。但腹瀉的小兒因其消化功能差,盡量少用或暫停飲用。家長可以改用米湯(加少量食鹽)或稀釋的牛奶或腹瀉配方奶粉喂養。
7、嘔吐的小兒多飲水或喝飲料:嘔吐的小兒往往感覺口渴,要喝水,是因為體內脫水所致。但此時家長千萬不要給小兒喝太多的水或者飲料,否則會加重嘔吐。此時的正確處理方法,只能少量喝點白開水或吃些白饅頭,然后帶小兒到醫院就診,必要時進行補液處理,防止脫水和電解質紊亂發生。
8、 小兒生病時(如咳嗽、發熱)仍給吃蛋糕和飲料:在日常工作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小兒因為生病要“掛水”,在這之前,小兒想吃一些東西,家屬就給小兒買其喜歡吃的蛋糕和飲料。接著,在補液過程中就出現嘔吐或腹痛的情況。另外,這也給醫生診斷上帶來不必要的“誤診”(有時認為是藥物反應所致)。
9、精神好就“沒關系”:精神好與壞是判斷小兒疾病輕重的主要指標之一,但是精神好并不完全代表你的小兒疾病預后就好或者說不重。當然,精神不佳是小兒疾病嚴重的信號,需及時到醫院就診。
10、 新生兒有點黃(疸)“沒有關系”:新生兒黃疸就是到目前為止,仍被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但近幾年醫學上已經開始淡化它們之間的劃分了,主要是認為膽紅素,尤其間接膽紅素的升高,無論升高的程度如何,對今后兒童的智力發育、神經系統的發育,多少是有影響的。所以有的醫學專家建議,對于新生兒黃疸要高度重視,及早加強干預,阻止其對小兒大腦發育的影響,避免后遺癥(如多動癥、腦癱、運動功能障礙等)的發生。
11、 兒童夏天不能吹空調:夏天天氣炎熱,人們很容易中暑。兒童體內代謝旺盛,“內火”重,更怕熱。兒童在夏天是可以使用空調的,但空調的設置溫度應當比成人感覺的適宜溫度高1-2℃,大致在27℃左右(因人而異)。
很多家長因為缺乏兒童保健常識,結果在照顧孩子的時候走了很多彎路,非但沒有讓孩子健康成長,反而因為自己錯誤的認識和做法導致了孩子生病。所以國家相關部門應該結合社區多對育齡或者是已分娩婦女普及兒童保健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