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多灶性運動神經病前兆 多灶性運動神經病一例
多灶性運動神經病是患者的運動神經發生障礙,一般都會使患者的肢體無法正常運動。所以多灶性運動神經病這個讓很多人都非常的關注,這樣有危害的疾病我們大家是最為擔心的,所以我們一定要特別的關注,對于多灶性運動神經病的診斷我們今天就來介紹一下。
依據本病主要臨床特點,當患者表現為以周圍神經分布的慢性進行性肌無力,肌萎縮,癥狀左右不對稱,以肢體遠端受累為主,沒有或有很輕的感覺癥狀時,應想到MMN的可能,確診必須做神經電生理檢查,本病的特征性發現是1根或多根運動神經局灶性傳導阻滯而相應神經的感覺傳導檢查正常,其他異常如遠端潛伏期和F波潛伏期的輕度延長,傳導速度的輕度減低,不正常的時間離散等在運動神經上也常見到,對診斷有一定的價值。
神經電生理檢查發現部分運動神經傳導阻滯而感覺神經正常,是診斷MMN的必要條件,血清抗神經節苷脂GM1抗體的升高對診斷有幫助。
1.與慢性吉蘭-巴雷綜合征的鑒別 二者的神經活檢病理均表現為髓鞘脫失和施萬細胞增生,神經電生理檢查均有神經傳導速度的改變,對免疫抑制藥尤其是環磷酰胺和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反應良好,二者容易混淆。
但CIDP臨床上有客觀而持久的感覺障礙,MMN的感覺癥狀少且輕微,MMN可有腱反射活躍和肌束顫動,而CIDP無此體征,CIDP的腦脊液蛋白升高明顯而持久,MMN多正常或輕微升高,CIDP對潑尼松反應良好,而MMN多對潑尼松治療無效,抗GM1滴度升高常見于MMN,很少見于CIDP,神經活檢CIDP有明顯的炎細胞浸潤,而MMN無。
2.與肌萎縮側索硬化癥的鑒別 MMN有時因有明顯的肌無力和肌萎縮伴肌束顫動,腱反射亢進,容易與ALS或SMA混淆,運動神經活檢發現脫髓鞘改變及IVIG試驗性治療有效支持MMN,磁共振光譜有皮質乙酰天冬氨酸缺失及運動皮質磁刺激發現中樞運動傳導損害提示ALS。
多灶性運動神經病的診斷我們介紹的已經很清楚了,疾病很容易和身邊癥狀差不多的疾病混淆,所以我們就要盡量的去了解這些疾病,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去治療我們自己患上的疾病,為了我們大家的健康,我們要時刻關注我們身邊可能危害我們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