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董氏針灸治療中風視頻 中風不語針灸治療處方
中風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疾病,特別是那些高血壓、心臟病患者更是容易出現中風。輕則耳口歪斜,行動不便,重則生活不能自理完全需要別人照料,特別是老年人,往往治療效果比較差,嚴重影響了晚年生活的質量。
對于各種中風,急性期發作治療宜早不宜遲,選穴宜少不宜多。急性期發作多以強通放血配以微通毫針治療;恢復期多以微通毫針治療;后遺癥期多以微通毫針配以溫通火針灸法治療。
頭皮針治療中風,頭皮針是在2個頭部腧穴的基礎上引出的4條治療線。第1條頂中線(百會向前至前頂),第2條頂斜1線(百會外斜下45°,長1.5寸),第3條頂旁線(距頂中線2.25寸,承靈穴與正營穴連線),第4條頂斜2線(承靈前外斜下45°,長1.5寸)。雙側風池,患側的臂臑、曲池、手三里、外關、涌泉、陽陵泉、足三里、四強(經外奇穴)。
頭皮針刺法:進針自上而下(或外斜下)、自后向前(或向外斜前)沿頭皮150刺進帽狀腱膜下,進針深度約為30mm。得氣后留針,在針柄上連接KWD-808Ⅱ電針治療儀,密波,頻率為200/分,強度以患者可耐受為度,留針30分鐘,每日上午針刺病灶側,下午針刺病灶對側,每日兩次,連續治療兩周。其余穴位針刺與傳統針刺組相同。
治療急性中風腦卒中時產生突然昏仆,神志意識不清,口眼斜,流涎不止,語言不清,半身不遂等中臟腑癥狀時,無論腦出血或腦梗塞均應盡早醫治。因其癥為氣血并走于上,經脈氣血瘀滯于腦所致,其病勢急迫,應急予清降血氣,通瘀化滯之法。以令血氣下行,經氣通暢,令氣復返而后生。
急性期發作取穴多用四神聰、十宣、井穴、金津、玉液、合谷、太沖等穴。四神聰位于之頭巔頂,令其出血,可使逆上血氣下降,暴張之陽得平,瘀滯經脈通暢。多以三棱針點刺出血,其出血量宜多。神志意識不清者取井穴點刺出血,調和陰陽之氣以醒腦開竅。身熱面赤者取十宣點刺出血,以瀉其經脈氣血之熱。語言不清者應以金津、玉液復刺出血,自盡為度,以通利舌脈氣血瘀滯。毫針針刺合谷、太沖施用瀉法,以開四關之經氣,使周身氣血調達,經脈通暢,可每日治療1~2次,如病情危篤,患者發病急驟,其癥手撒遺尿,鼻鼾口張目合,瞳仁散大此為脫癥,則應急予灸法施治,多不救。
急性期過后癥狀穩定時,據病人病情之虛實寒熱選用不同的俞穴給予微通法毫針治療。持久治之不能操之過急。虛證多選太溪、太沖、氣海、足三里等,以陰經俞穴為主。實證多用環跳、陽陵泉、曲池、合谷、絕骨、四神聰等。以陽經俞穴為主,加強通經活絡之作用,同時施以補瀉,給予適當的刺激量,宜守方而治。
在中風治療中要格外注意急性中風的治療,有的時候治療方法得當的話是可以讓患者避免出現中風后遺癥影響生活的。作為中老年人平時也應該加強預防中風的意識,畢竟這種疾病對大家的身體健康危害是比較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