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凍傷后怎么處理是正確的 局部凍傷的急救處理
凍傷是寒冷潮濕導致的人體局部以及全身性損傷,輕度患者可能出現一過性損傷,嚴重患者可能出現永久的功能障礙,需要接受專業救治。凍傷的緊急處理主要涉及到擺脫寒冷環境、恢復溫度、局部使用凍傷膏、抗休克抗感染和改善微循環等方面內容,具體情況如下。
一,離開凍傷源。患者接觸寒冷環境的時間越長,環境越冷,凍傷就越嚴重。因此,患者應盡快從寒冷的環境中離開,例如從冷水中離開,以去除濕衣服和冷衣服。如果衣服、鞋子、襪子等與四肢冷凍在一起,則不應強行將其取下,可以嘗試使用約40°C的溫水將其緩慢融化,然后取下或切開。
二,恢復溫度。凍傷的肢體可以放置在40~42°C的溫水中沐浴,保持水溫恒定,使凍傷在20分鐘內達到復溫效果。如果患者有全身性凍傷,出現昏迷或呼吸抑制等情況,復溫時間應延長至30分鐘以上。要注意復溫必須控制升溫速率,再加熱時,請勿烘烤,也不要用冰雪擦拭凍傷位置。
三,抗休克治療。如果現場沒有溫水,可以用厚厚的被子覆蓋患者,或者將患者的受傷肢體放在救援人員的懷中溫暖。在復溫前后,患者容易發生休克,因此當患者呼吸加速,脈搏微弱時,受傷者應保持仰臥位,抬高下肢,棉被蓋好,加強保暖,條件允許可以給與少量堿性鹽水。
局部凍傷患者需要立刻脫離和凍傷源的接觸,恢復體溫,可以在40攝氏度左右的溫水中浸泡患肢,條件不允許,可以使用厚棉被覆蓋,并將患肢放在懷中溫暖。在復溫過程中,要積極進行抗休克治療,發現休克跡象,需要保持仰臥位抬高下肢,必要時可以給予堿性鹽水。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