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道路違停的判斷標準 胚胎停育判斷標準
臨床上有關于“流產”的超聲+臨床診斷標準。而普通老百姓理解的“流產”,其實是“流產了”,是現在完成時。而需要臨床制定判斷標準的,其實是“胎停”,因為這時候,還沒有“流產”,而胚胎已經死亡了。我們需要通過孕周,結合超聲,判斷它是否已經胎停,或者是從來就沒活過。
自然流產,根據不同表現,可分為:生化妊娠、空孕囊、有胚芽無胎心、先有胎心后停育 4 種類型。
要知道如何判斷,首先要知道正常胚胎的成長規律。
胎心
按28天月經周期計算,最早胚胎發育到5+周的時候,通過經陰道彩超能看到微弱胎心搏動。經腹部彩超最早6周能看到胎心搏動。
胚胎的心管發育其實是很早的,雖然這時候胎芽都才只是一個點。
彩超為什么容易看到胎心?因為彩超能看血流,血流的閃爍,在彩超上很容易被發現。只不過5周的胚胎,胎心僅僅是一個細微的小光點。
胎芽
從5周的時候,胎芽大約只有1mm,之后胎芽每天增長大約1mm。這也是我們通過孕早期核算孕周的簡易方法。(孕周≈胚芽長度毫米數/天+6.5/周)
孕囊大小
30天左右的孕囊,彩超看上去就只有3~5mm一個小暗區,很難區分它到底是不是孕囊。
在胚胎著床是,由于著床侵蝕子宮內膜血管出血,在孕囊周圍形成環形暗區,叫做“雙環征”,這是診斷妊娠比較有特異性的依據。這個時候大概5周,孕囊大小大約1~1.5cm。
到孕7+周,孕囊 2cm,8周長到3cm。
卵黃囊
在鳥類的卵,有非常 豐富的卵黃,卵黃在卵黃囊內為胚胎提供營養,在胚胎發育成熟,破殼之前完全吸收消失。
哺乳動物也有卵黃囊,不過退化了,只在胚胎早期能看見。因為哺乳動物不需要卵黃提供營養。
卵黃囊出現的時間大約在5~12周。11周前,卵黃囊隨著孕周增加而長大,之后很快縮小,甚至消失。
判斷標準
核心是胎心,第一條件是要滿足沒有看到胎心!
但是,并不是沒有胎心就一定是流產,還有可能是時間不夠長,著床晚了,胎心還沒長出來。所以,我們需要知道,什么情況下,沒有胎心就一定是胎停了!
之前有胎心,現在沒了!
空孕囊直徑大于25mm,還沒胎心!
胎芽長度大于7mm,還沒胎心!
孕70天后,孕囊直徑大于18mm,沒胎芽!
孕70天后,胎芽大于3mm,還沒胎心!
不滿足上述條件,那就繼續等。指南給出了比較模糊的概念。
再等7~14天,還沒胎心!
再等7~14天,孕囊直徑沒翻倍或者小于12mm,并且沒胚芽!
再等7~14天,孕囊直徑大于12mm,但是沒有胎心。
7~14天,到底是等7天,還是等14天?上述判斷,到底是基于7天還是基于14天的?這個很讓人迷惑。
為什么是7天?因為我們最早能發現早孕的時間,大約是4周,這時候肯定是沒有胎心的。而再等一周,也就是5周,就有可能能發現胎心了。
為什么又提14天,因為6周的時候,肯定能看到胎心了。就算妊娠時間計算不正取。我們把第一次發現懷孕的時間,一律認為是4周,14天后,6周,還沒胎心,這就不科學了。而事實上,這時候的實際孕周只可能大于6周,不可能小于6周。
到底是等7天復查,還是等14天復查?
我建議等14天復查。很多人會想,我早點發現,早點處理,對身體會不會好一些?
這個想多了。晚一點處理,可能會自然流產,出血多及時去醫院就好了。自己能排干凈,是最好不過的了。否則,你早一點晚一點,沒什么區別。早一點處理,就是用藥流,或者做人流。相比之下,我更希望它是自己掉的。
早點發現問題,不是可以治療嗎?
這個又想多了!我們的治療,只有一件事可以做,藥流或者人流!你以為還有什么 ?沒有什么辦法能把一個本來就壞的胚胎,變成好胚胎。
等不及14天,早點檢查行不行?
通常達到考慮復查是否胎停的地步時,孕周都不會是極早期了。其實7天后復查也完全可以,別忘了,復查的時候,還可以參考前四條診斷依據呢。
已經診斷胎停了,多久不掉出來,需要做人流?
有文獻說21天。不過我認為沒有這個必要。既然已經診斷了胎停,可以通過一些藥物輔助讓其完全流產。比如,雌激素可以增強子宮平滑肌對縮宮素的敏感性,可以讓子宮內膜生長。米非司酮可以拮抗孕激素作用,促進蛻膜壞死脫落等。
不過最重要的一點,關于流產后的生育保護,建議在胚胎排出當天開始服用短效口服避孕藥。
需不需要找原因?
偶然胎停別找原因,任何時候因為胎停 去找原因,都會找得你很傷心。
因為——
你就是被“幾率”了!
懷孕、生育、繁衍,本來就是一場賭博!沒有那么多原因,那么多理由,那么多提前準備可以提供!
不過,對于反復胎停流產病史的女性,建議可以考慮準備好做流產物的染色體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