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與什么有關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是怎樣傳染
1.神經系統 神經系統并發癥是早期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死亡的首要因素。被波及時主要表現為急性腦膜炎、神經根炎、腦干腦炎等,其發生率約1%,通常發生于起病后1~3周;臨床表現為頭痛、眩暈、失眠、驚厥、昏迷、偏癱、腦膜刺激征等。偶可出現急性小腦綜合征、橫貫性脊髓炎,表現為言語不清、眼球震顫、步態蹣跚、共濟失調、截癱等。出現神經系統并發癥的雖病情較重,但大多數患者可完全恢復,且很少留后遺癥。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偶可因抑制免疫而激活潛在的麻疹病毒,導致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SSPE)。
2.呼吸系統 約占5%,主要為肺門淋巴結腫大和肺部出現斑點狀陰影,少數伴胸腔積液。患者可出現干咳,抗菌藥物治療無效,病理變化與其他病毒性肺炎相似,一般在1~4周內自行消退。
3.心血管系統 并發心肌炎時心電圖示T倒置、低平及P-R間閉期延長,并可致猝死,尸檢發現心肌纖維呈嚴重壞死性炎癥改變。
4.腎 可累及腎實質與間質,急性腎炎的發生率可高達13%,臨床表現似一般腎炎,主要表現為迅速出現的水腫、尿中出現蛋白、顆粒管型和細胞管型,尚可引起一過性尿素氮、肌酸酐升高,但急性腎功能衰竭罕見,腎臟病變一般可逆,預后良好。
5.腮腺腫大 多見于病程1周左右,為雙側性,伴中度壓痛,不化膿,約1周消退。其他并發癥尚有胃腸道出血、心包炎、溶血性貧血、粒細胞缺乏癥、血小板減少癥、繼發感染、脾破裂等。
6.其他 約30%患者可并發咽峽部溶血性鏈球菌感染。脾破裂發生率約0.2%,通常多見于疾病的10~21天內。約6%的患者并發心肌炎。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