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測血糖手指跟靜脈血哪個準確 測血糖手指血和靜脈血的差別多大
糖友在家監測病情,通常是靠家用血糖儀來自測血糖,但測定結果跟醫院檢測的總有差異。是不是家用血糖儀測得不準呢?其實,家用血糖儀作為正規的醫療器械之一,和醫院測定的血糖濃度都是準確的,只是他們測定是不同類型的血糖濃度。
火箭軍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李全民教授表示,家用血糖儀采指尖血所測定的是全血血糖,而醫院測定的是靜脈血漿血糖(也就是血液中過濾掉紅細胞、白細胞等血細胞后的血漿血糖濃度)。舉個例子:如果有1升全血,含有血糖5毫摩爾,若過濾掉紅細胞和白細胞等,血漿只有約0.9升(注:血細胞中也含有血糖,但是濃度很低,可忽略)。那么全血血糖就是5毫摩爾/升,而血漿血糖就是5毫摩爾/0.9升=5.56毫摩爾/升。所以對同一個人來說,血漿血糖應高于全血血糖,其中兩者的差異程度取決于血細胞在血液中的比例,血細胞比例越高,則差異越大。
身體是一個整體內環境,所以所有部位靜脈的血漿血糖是相對恒定的。而全血血糖則會隨血細胞在血液中占有的比例不同而不同,因此全血血糖在身體不同部位測定、不同身體狀態下測定也是不同的。通常如果測試部位有炎癥(白細胞會增多),測定的全血血糖就會偏低,與血漿血糖的差異也增大。作為醫療測定,血漿血糖更具有參考價值,所以醫院采用血漿血糖作為衡量血糖水平的標準。
快速血糖儀不具有過濾血細胞的能力,測定的血糖是全血血糖,并且血糖儀取血的部位在手指,所以其測定的血糖是毛細血管(也就是遠端動脈)的動脈全血血糖。動脈中血糖含量高于靜脈,所以動脈全血血糖高于靜脈全血血糖,且這個差異會隨著進餐后時間的不同而變化。一般來說,進餐3小時后,動脈與靜脈的全血血糖才會大致相同。由此可知,血糖儀所測定的動脈毛細血管全血血糖受測定時間和測定部位的影響較大,其值僅作為參考。
靜脈血漿血糖(即醫院通常采用的血糖)、靜脈全血血糖和血糖儀測定的指尖血血糖,三者之間雖然會受不同測定部位和測定時間等因素影響,但還是有一個大概換算方式的。
空腹時靜脈血漿血糖比指尖血血糖高出12%左右,較靜脈全血血糖高約15%左右。因此,家用血糖儀測定的結果乘以112%就可約等于醫院采用靜脈血漿標本的測試值。一些新型血糖儀考慮到這些因素,在測定出動脈全血血糖后,再對結果進行校正,使測定值可以直接反映靜脈血漿血糖。所以糖友在使用時,要看血糖儀的手冊,詳細了解血糖儀顯示的到底是什么血糖。
從上面來看,家用血糖儀是無法替代醫院所做的靜脈血漿血糖測定的,其數值能大體反映真實情況,但不能作為唯一的判斷標準。一般來說,空腹時靜脈血漿血糖在3.9~6.9毫摩爾/升是正常狀況,如果血糖儀測定結果在3.7~6.1毫摩爾/升就屬正常。血糖儀測定結果若是超出很多,最好還是到醫院進行靜脈血漿血糖測定,進一步了解自己的真實病情。
怎樣才能知道血糖儀究竟準不準呢?根據我國標準,血糖儀可以有一定范圍的誤差。糖友不妨拿著血糖儀去醫院,取靜脈血測血漿血糖的同時扎手指,用血糖儀檢測。當血糖低于4.2,上下誤差在0.8以內,可認為血糖儀測定準確;當血糖高于4.2,誤差可在20%以內。兩種血糖誤差若超過規定范圍,說明血糖儀測得不夠準,可能是有質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