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鼻咽癌如何檢查確診 鼻咽癌一般如何診斷
鼻咽癌患者在入院治療前是必須進行鼻咽癌的各項實驗室檢查的,這不僅可以好的了解疾病的情況,也可以促進疾病的治療的,所以我們也要知道實驗室的檢查有哪些。為了幫助大家解決這個問題,小編為大家描述下有哪些實驗室檢查。
(一)病史及臨床表現:臨床遇30~50歲有血涕、鼻塞、頭痛、耳鳴、耳聾、頸部腫塊等癥狀的患者,就首先考慮鼻咽癌的可能性,積極進行全面檢查。
(二)鼻咽鏡檢查:是診斷鼻咽癌極為重要的常用方法,凡疑為鼻咽癌患者都必須用鼻咽鏡反復仔細檢查,可發現鼻咽側壁或鼻后孔或鼻咽頂等處粘膜表面呈灰白色,粗糙、糜爛、潰瘍,或見結節樣腫塊、斑塊狀隆起等可取活檢以確定診斷。
(三)脫落細胞學檢查:直接涂片,用棉桿擦拭(陽性率88%),特制鼻咽刮匙刮出物涂片,尼龍刷采集細胞(陽性率92.4%),負壓吸引法(陽性率91%)等,簡便易行,可補充活檢的不足。
(四)鼻咽活檢:經鼻腔或口腔鉗取病變部位活組織作病理檢查。
(五)X線檢查
1.X線平片:包括鼻咽側位和顱底片.觀察鼻咽后頂壁的軟組織陰影,粘膜下浸潤擴張和顱底骨質的破壞情況。
2.X錢鋇膠漿造影:用鋇膠漿滴入鼻腔內.對粘膜下病變造影比鼻鏡更清楚,可發現鼻咽鏡下不能發現的較小原發癌和粘膜下浸潤。
(六)CT檢查:CT可顯示鼻咽部小的軟組織隆起,幫助確定活檢方向和部位,有利于早期診斷,可發現由鼻咽癌引起的早期占位征象,如肌肉增厚,咽隱窩閉塞或消失,咽鼓管咽口后唇隆起、變厚、堵塞.也可觀察癌腫侵犯咽旁間隙所造成的軟組織塊影,咽旁各組肌肉間脂肪層及脂肪間隙消失的征象。
(七)熒光素檢查法:鼻咽癌吸收熒光素比正常組織為多.口服或靜脈注射后,在一定強度的紫外線照射下,能顯示出不同的熒光反應,正常粘膜呈紫蘭色,癌腫呈深黃色或淡黃色。
(八)免疫學檢查:在鼻咽癌病人血清中有抗EB病毒決定性抗原(VCA、EA、MA、CF/S和 EBNA)的高滴度抗體,EB病毒殼抗原免疫球蛋白A抗體(EBV-VCA-IGA)對鼻咽癌的診斷具有特異性,淋巴上皮型、鱗狀細胞癌陽性率可達81.5%~97.3X。另外它也可用于臨床病情的監測。
相信看完上面文章的讀者應該都知道鼻咽癌的實驗室檢查項目有哪些,因此一旦自己出現鼻炎癌的癥狀時這些檢查是不能少的,其實每一種疾病在治療前都需要進行一定的檢查,這是可以很好的控制疾病的方向,希望大家能夠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