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自體血回輸裝置 自體血回輸療法有副作用嗎
自體血回輸技術概況
產科患者使用自體血回輸與普通患者大體相同,存在兩點差異:使用不同的負壓吸引源,棄用胎盤娩出前的血液和羊水。在回路中加入濾除白細胞的濾器。可以濾除板層小體、磷脂、胎兒鱗狀細胞,和羊水來源的組織因子等污染物。Waters等對比了母體靜脈血和洗滌過濾后的自體血,自體血中除了胎兒血紅蛋白含量稍高,其他污染物的水平低于或與母體靜脈血無差異。羊水來源的組織因子是強大的凝血啟動因子,認為可能是羊水栓塞后DIC發生的可能機制。經過現代的自體血回輸設備和處理技術,羊水來源的組織因子完全被去除。
自體血回輸的普遍風險
目前,有7項研究共納入了>299例接受自體血回輸的產科患者,未見嚴重并發癥報道。產科患者的風險與一般患者相當。輸入大量的自體血發生稀釋性凝血功能障礙非常罕見,僅見一例病例報道。自體血細菌污染卻很常見,但無自體血回輸引起膿毒癥或感染的報道。文獻中有一些通過白細胞濾器輸入自體血后發生低血壓的病例報道,停止輸入后立刻緩解。白細胞的破壞釋放細胞因子導致低血壓。美國FDA推薦輸入過濾的自體血時一旦發生血壓下降,立刻停止輸入。沒有證據顯示濾除白細胞的濾器有害,臨床上在產科患者中還在繼續使用。血液回收設備技術錯誤很罕見。有2例非產科患者使用不合適的洗滌液導致溶血的報道,其中一列進展為DIC。有一例因洗滌不充分發生肝素毒性的報道,給予魚精蛋白后好轉。推薦經培訓的技術人員管理自體血管路,每次回輸前進行標準化的檢查程序。
自體血回輸的產科特有風險
母體同種異體免疫是主要問題。自體血回收不能區分母體和胎兒的紅細胞,剖宮產回收的自體血中約有1.5%的胎兒紅細胞。胎兒ABO抗原還沒有完全發育,Rh抗原是主要問題。給予Rho(D)免疫球蛋白(RhoGAM)預防母體同種異體免疫,Kleihauer-Betke測試用于定量暴露和計算Rh陰性母體自體血輸入后合適的劑量。研究發現自體血回輸后RhoGAM劑量很少超過2500IU,分娩后Rh陰性母體通常給予的劑量是500 IU。
羊水栓塞是一種快速發作呼吸抑制、低氧、心臟衰竭的圍產期綜合征。在發達國家死亡率高達60%。現在已經不認為羊水栓塞是由胎兒鱗狀細胞栓塞導致,而是由不明胎兒抗原產生的過敏反應綜合征。研究發現,健康產婦胎盤分離時血中的胎兒鱗狀細胞水平與自體血中的相當。目前,沒有明確的病例報道在產科患者使用自體血回輸后發生了羊水栓塞。
效果和適應癥
自體血回輸的適應癥見下表。多中心大規模研究顯示自體血回輸率為36%-100%,其中6%-97%的患者完全不需要輸入異體血。如胎盤植入計劃剖宮產和子宮切除等高危患者,自體血回輸率為75%,其中87%患者完全避免了異體血輸入。回輸率的巨大差異是因為產后出血風險的差異,很多患者失血量很少不足以自體血的處理和回輸。隨著對患者選擇的進一步明確和對技術流程熟悉程度增加,自體血回輸避免異體血輸入的比例會越來越高。
大不列顛和愛爾蘭麻醉醫師協會,皇家麻醉醫師學院和美國血庫協會都推薦在預計失血量>1L 或超過患者血量的20%,不能獲得交叉配血相容的血液,患者不愿意接受異體血,接受手術>10%患者需要輸血,或計劃手術平均輸血量超過1單位時,考慮自體血回輸。但這些推薦不針對產科患者。美國婦產科醫師學院贊成發生產后出血、沒有庫血、患者拒絕輸庫血的情況下考慮自體血回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