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子宮脫垂中醫辨證論治 子宮脫垂中醫可以治療嗎
患者患有子宮脫垂會有腹部的下墜,腰酸、尤其是走路及下蹲時明顯,病情嚴重的患者脫出的塊物會不能還納,并影響患者的行動。患者的子宮頸會因長期的暴露在外而發生黏膜的表面增厚、角化,甚至發生糜爛以及潰瘍。患者還會有白帶增多,膿樣或帶血,月經紊亂,經血過多等現象。
子宮脫垂常由以下原因造成,比如患者的分娩造成的宮頸、宮頸主韌帶與子宮骶韌帶的損傷,分娩后的支持組織未能恢復正常,產褥期的產婦的仰臥并發的慢性尿潴留,子宮易成后位,子宮即沿陰道方向下降等原因都能引發患者的子宮脫垂。產后的蹲式勞動會使患者的腹壓增加,從而促使子宮的脫垂。有的女性患者為生育,也會因其生殖器官的支持組織發育不良而導致子宮脫垂。
子宮脫垂在中醫學中為陰挺,主要發生在患者的產后,又稱產腸不收或子腸不收。多由患者的身體虛弱、中氣不足、氣虛下陷所導致;患者的腎氣虧損,帶脈失約,沖任不固等也可造成該病;多產、難產、產時用力過度傷及胞絡會使胞宮失于維系,導致的本病多為虛證。
患者可以用烏梅、蛇床子、五味子、石榴皮、升麻等中藥進行治療,將這些草藥用水煎后,倒入容器中,要趁熱用藥物的蒸汽熏蒸患者的陰部,待藥水稍冷后,再用藥水洗患處,每天一劑反復熏洗2-3次,五個劑量為一個療程,會對患者的病情有一定的作用。
此外,患者需要多食有補氣、補腎作用的食品或者藥物,如山藥、蓮子、芡實、淡菜、韭菜等食物。患者要多喝水,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萊,并多吃核果、谷類等食物。海藻類的食物富含礦物質,比如鈣、鐵、鈉、鎂、磷、碘,多吃最佳。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