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子宮內膜異位癥中醫證型 中醫如何認識子宮內膜異位癥
醫學專家表示,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婦女們的常見病,也是高發病,更是屬于難治療的婦科病。癥狀表現上主要是痛經、包塊及不孕等,該病一般是由于人流或經期進行性生活引起的,以下內容從中醫的角度辯證認識子宮內膜異位癥。
子宮內膜異位癥指當具有生長功能的子宮內膜組織出現在子宮腔以外的部位時所引起的一種病變。如內膜異位至子宮肌層以外的盆腔組織如卵巢、子宮韌帶等處時,稱外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癥(亦即帶沉的子宮內膜異位癥),若內膜異位至子宮肌層則稱之為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癥。亦即子宮腺肌癥。
子宮內膜異位癥屬于中醫痛經、不孕、癥瘕及月經不調范疇,胞宮藏瀉功能的生理表現為:平時藏而不瀉,月經期瀉而不藏,定時將經血排出體外。若心情抑郁、勞傷氣血、房事不節或手術創傷等,導致沖任損傷,胞宮藏瀉功能異常,月經期經血雖有所瀉,但部分經血不循常而逆行,以致離經之血蓄積體內而成瘀血。瘀血阻滯不去,新血無以歸經,則產生疼痛。
瘀血為本病之病理產物,又為本病之病因病機。瘀是產生內膜異位的關健。內膜異位癥患者除了有血瘀表現外,較多患者出現經期發熱,口干便秘,舌質紅等,而且大部分患者病程較長,瘀入化熱,瘀熱互阻,沖任失調。故在氣滯血瘀基礎上提出不瘀久化熱,邪熱內蘊理論,治療上除了活血化瘀外,加用清熱通絡之品,使臨術療效有所提高,復發率下降,充分發揮了中藥治療內膜異位癥的優勢。
目前為止子宮內膜異位癥西醫治療是采取激素或者是手術的方法,專家表示,該方法具有很大的副作用,而且非常容易復發。如果患者是未生育過的年輕女性,對日后生育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醫生在給患者選擇方法時需要謹慎。
Tags: